25
12
10
等级4
2012-12-19 39 浏览
顺亿, 这家以鲔鱼(即吞拿鱼)为主打的专门店最迎不断萦绕在我脑海中。不是因为他有强劲的口碑, 不过可能是他看似一家只以鲔鱼作招徕的小店。再者上次想去吃的时间致电到餐厅, 但可惜已爆满, 所以心有戚戚然, 总是想来看看究竟。结果终于来到了! 餐厅位处乐道中间一唐楼内, 楼梯上一楼, 路分两边: 一边是澳门茶餐厅, 另一边是这店。走进去只是一家容纳30人左右的店, 到时座位未满, 但每每都看见留座牌子。店员语带怀疑的问我们是否有订枱, 友人告之后被安排到一个仅坐两人的角落, 并送上餐牌。打量一下餐牌, 餐厅叫价绝不便宜。只简单的十片八片刺身就要收上百多元, 是一般日式小店HK$38三片的比例价钱呀!! 另外, 餐厅墙上贴满报章杂志报导, 都主力推荐HK$55一碗的碎鲔鱼鱼生饭, 当然要试试怎么衬得起报导内"抵食"二字。正因这样敢作敢为的价格, 我们二人选择来一个小跳步, 试一试虚实, 不然损失惨重。刺身多款, 先来一个招牌三合一A餐, HK$135。当中有十片刺身: 4片小皮, 4片赤身, 两片小脂! 赤身同小皮都属于瘦的鲔鱼肉, 近皮近背或近尾, 只有两片近腩位有少许脂肪。上桌时发生了
更多

顺亿, 这家以鲔鱼(即吞拿鱼)为主打的专门店最迎不断萦绕在我脑海中。不是因为他有强劲的口碑, 不过可能是他看似一家只以鲔鱼作招徕的小店。再者上次想去吃的时间致电到餐厅, 但可惜已爆满, 所以心有戚戚然, 总是想来看看究竟。
5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结果终于来到了! 餐厅位处乐道中间一唐楼内, 楼梯上一楼, 路分两边: 一边是澳门茶餐厅, 另一边是这店。走进去只是一家容纳30人左右的店, 到时座位未满, 但每每都看见留座牌子。店员语带怀疑的问我们是否有订枱, 友人告之后被安排到一个仅坐两人的角落, 并送上餐牌。
27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打量一下餐牌, 餐厅叫价绝不便宜。只简单的十片八片刺身就要收上百多元, 是一般日式小店HK$38三片的比例价钱呀!!
另外, 餐厅墙上贴满报章杂志报导, 都主力推荐HK$55一碗的碎鲔鱼鱼生饭, 当然要试试怎么衬得起报导内"抵食"二字。正因这样敢作敢为的价格, 我们二人选择来一个小跳步, 试一试虚实, 不然损失惨重。
38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刺身多款, 先来一个招牌三合一A餐, HK$135。当中有十片刺身: 4片小皮, 4片赤身, 两片小脂!
赤身同小皮都属于瘦的鲔鱼肉, 近皮近背或近尾, 只有两片近腩位有少许脂肪。上桌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标榜片数的餐牌与餐厅竟然在第一次上桌时只给八片刺身?!
我大惑不解, 经了解后加回两片给我们, 不过感觉怪怪的。

无论如何, 最重要还是味道, 我吃每样一片, 每片都是凉凉的入口, 但味道竟都差不多一样。唯分别只在颜色有不同及其中有一款有咬不断的筋。什么小皮, 什么小脂, 什么赤身, 基本上是无味的。我真不知道是我的味觉不够灵感, 还是他们将不同部位雪到无味?! 恕我道行未到家!
3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第二个来的是这个碎鲔鱼鱼生饭, HK$55一碗原来只是碗大而已! 整个碗的高度草草一度约为食指三节左右, 实际饭跟鱼料的总高度少于一节半;, 而且不要忘记, 这是一个"V",型碗, 整体饭量连一个OL吃午餐都嫌少!!
这一下偷换概念, 损人不利己! 我建议餐厅应用比这个量再细的碗, 就如有些日本沙滩女郎挑比坚尼也要细件一点才觉够份量!

饭面有一层看似压得实实的约5张A4纸厚度的碎鲔鱼, 除了吃到比之前的刺身滑一点外, 基本上都一样无味。葱的味道还大, 紫菜也许不错, 不过饭粒处理不当, 饭身稔口而不晶莹, 饭粒亦不饱满。吃下来, 少了一份覆盖口中的日式盖饭的安全感, 而且饭跟碎鲔鱼肉压得实实的, 筷子下去也需使些劲才能拨开, 很奇怪。
1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接下来是拥有可爱名字的寿司-- 脂太郎, HK$125。十件寿司: 五件江户前式, 五年卷物做法。用上中脂, 即日本菜常吃的中鲔鱼腩。中鲔鱼腩的特点在于无筋, 嫩滑, 甘香而充满油脂味, 如果是一级货色可令人有入口即溶的感觉。先是吃上鱼料较丰厚的, 滑溜口感, 软软的肉身, 不过依然无味。别说是鲔鱼腩的油脂香, 就连鱼身本味都没有, 还带出丝许铁锈味道。失败!!


太卷式的碎中鲔鱼腩比较好一点, 因为味道集中一些, 所以有鱼身味, 但仍然没有油脂味。紫菜淋而韧, 稔牙而咬不断的, 饭粒表现依然欠佳。提一提, 很多日本餐厅的盖饭用饭与寿司用饭根本是不同的, 这点最少这家餐厅没有留意。
3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第一转点菜的最后一味是铁火卷, 看见这个铁火卷, 想起一幅画上茂盛森林的画。看铁火卷此起彼落, 无不失笑! 这应是日本寿司的低级错误! 任谁那家做回转寿司, 又或是街坊式伪日本料理也会做出尽量高低一致的铁火小卷。这个根本连卖相都不合格, 不过幸好只收HK$25。味道当然不用提, 饭粒不行, 紫菜持续低迷, 鱼料照样无味, 不济!

结果呼之欲出, 小跳步后大跳走, 兼而永不回头。顺带一提, 以上菜式最早一味上桌是点菜后约半小时后才到, 而当时并非繁忙时间。有些客人已吃到半途, 有些客人则刚入座; 而环顾四周, 基本上头十分钟是没有出过菜的, 真不知厨房这样的效率怎可于尖沙咀一串光阴一串金的地方立足?! 可能这个就是收费贵的成因之一吧!

一路吃来, 看见大部分来的人都是拿著团购单纸, 而我亦知道OPENRICE手机也有九折优惠, 不过我一个都没有用, 因为这样可剔除所有借口原因。其实花这么大的篇幅去批评餐厅, 都是希望管理人有个自我检讨的心。不要光靠几个噱头便想在市场蒙混一翻, 手艺菜式与服务心态才是正道。如果这样的表现依然持续, 而市场大为受落的话, 相信我也我吃得无语了!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2-12-17
等候时间
2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190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