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10-05
665 浏览
西历八月,Eric 从安徽牧牛湖,带回一篓「六月黄」,不卖,只与亲友分享。 大闸蟹一生经历五次脱壳,第三次脱壳时肉嫩膏饱,美味堪吃,是为六月黄。众多食家好友都极之推崇牧牛湖大闸蟹,纷纷闻风而至,有刘健威及儿子刘晋、邓达智、唯灵、一濠、叶一焜、叶洁馨等。地点定于由刘晋打理的「留家厨房」。刘健威翌日就在信报专栏撰写此饭局;其后一濠、邓达智亦分别在都市日报、苹果日报专栏描述。(节录自「立秋,六月黄」 2011年8月11日 信报 刘健威 此时此刻) 代理大闸蟹的朋友从安徽牧牛湖带回来一筐「六月黄」和蟹粉...... 每只小蟹只有三両左右,但掰开来蟹膏很饱满。吃起来是个「清」字,既清甜,又清香,跟冬天大蟹的浓鲜吃起来很不一样......吃蟹粉豆腐,尤其吃出其和冬天完全成熟大蟹的分别——蟹膏是淡淡的黄,完全不带红,看起来像幅浅绛山水,颜色恍惚也可随时逸去;味道也不像惯吃的蟹粉,鲜味清淡却悠长其他「留家厨房」的菜色全部都非常美味。刘健威父子最利害之处,是跟本地渔民有交情,经常买到最好最时鲜的海产、虾膏等,普通人千金难买啊!当天有一尾八九斤重的黄勒,属油斑的一种。一鱼两味,鱼头斩件蒸,鱼身炒球。鱼肉爽
大闸蟹一生经历五次脱壳,第三次脱壳时肉嫩膏饱,美味堪吃,是为六月黄。
众多食家好友都极之推崇牧牛湖大闸蟹,纷纷闻风而至,有刘健威及儿子刘晋、邓达智、唯灵、一濠、叶一焜、叶洁馨等。地点定于由刘晋打理的「留家厨房」。
刘健威翌日就在信报专栏撰写此饭局;其后一濠、邓达智亦分别在都市日报、苹果日报专栏描述。
(节录自「立秋,六月黄」 2011年8月11日 信报 刘健威 此时此刻)
代理大闸蟹的朋友从安徽牧牛湖带回来一筐「六月黄」和蟹粉...... 每只小蟹只有三両左右,但掰开来蟹膏很饱满。吃起来是个「清」字,既清甜,又清香,跟冬天大蟹的浓鲜吃起来很不一样......
当天有一尾八九斤重的黄勒,属油斑的一种。一鱼两味,鱼头斩件蒸,鱼身炒球。鱼肉爽滑,味道鲜美!
蒜片牛柳粒(正!)
清蒸本地生插马交。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