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8-18
1232 浏览
怀旧粤菜逐渐消失,与现代人近年饮食习惯不无关系,加上煮法复杂,已经越来越少餐厅会供应,相信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不少老饕来说是个福音。今晚有老点心系列,又有老菜系列,可以回味一番狮子山下的集体回忆。「滑鸡球大包 / 千层腐皮夹」现在已经很少酒楼供应鸡球大包,因为人客吃一个已经会饱,是以前体力劳动人士的至爱。包以鸡肉、冬菇作为馅料,加入酱油调味,包身大而松软,互相分享最好。「米皮白水角 / 猪肚鸡烧卖」白米皮是用干米粉磨成粉末制成,不用薄至 0.03 也很幼滑,包裹笋粒、马蹄、猪肉、香菇,像粉果。猪肚鸡烧卖是以前食材没有现在丰盛,就多会用内脏入馔,猪肚爽脆,好吃。「怀旧灌汤饺」$45,很多时出街饮茶食的灌汤饺都是「汤在饺外」,而古法的传统是「汤在饺内」,现在也很少见:传统制法是用大菜糕,捞虾肉、猪肉、芫茜等,酿在薄薄的皮里面,灌汤饺放入蒸炉后大菜糕遇热就会溶化变成汁,在碗中戳穿汤皮混吃,滋味。老菜「西关大少桂花扎」$58,此项源自广州荔湾烧腊名菜,制作工序繁复,师傅先用糖及玫瑰露腌肥猪肉,迫出肥油做成所谓「冰肉」,再以瘦肉及冰肉卷著膶肠及咸蛋黄入炉吊烧,切片。现代人讲求饮食健康,令这个
「米皮白水角 / 猪肚鸡烧卖」 白米皮是用干米粉磨成粉末制成,不用薄至 0.03 也很幼滑,包裹笋粒、马蹄、猪肉、香菇,像粉果。猪肚鸡烧卖是以前食材没有现在丰盛,就多会用内脏入馔,猪肚爽脆,好吃。
「怀旧灌汤饺」$45,很多时出街饮茶食的灌汤饺都是「汤在饺外」,而古法的传统是「汤在饺内」,现在也很少见: 传统制法是用大菜糕,捞虾肉、猪肉、芫茜等,酿在薄薄的皮里面,灌汤饺放入蒸炉后大菜糕遇热就会溶化变成汁,在碗中戳穿汤皮混吃,滋味。
老菜「西关大少桂花扎」$58,此项源自广州荔湾烧腊名菜,制作工序繁复,师傅先用糖及玫瑰露腌肥猪肉,迫出肥油做成所谓「冰肉」,再以瘦肉及冰肉卷著膶肠及咸蛋黄入炉吊烧,切片。 现代人讲求饮食健康,令这个甘香的桂花扎近乎消失。其实间唔中食一次,享受那种油香及肥滋滋的味道也不错,我也暂时将我的人鱼线放低一边先,食咗先讲。。。
「凤城锅贴虾多士」$48,原只爽口大虾,与方包一同炸至金黄,入口松脆不油。面头的金华火腿丝我觉得是画龙点睛,可以用来引出鲜味。 「公馆高汤鸽吞燕」$298 / 4-6 位用 「吞菜」是烹调禽类的一种古法,难度在于将全鸽去骨,保持原形皮不穿,酿入燕窝、金华火腿蓉,极考师傅刀工,再用高汤炖四粒钟。 汤没下味精,是天然甜,鸽肉一咬即化,燕窝令汤水更显体面,$298 够六人分享是蛮值。
「鲜果沙律烟鲳鱼」$238,现在鲳鱼已变成贵价鱼,烟鲳鱼更是有钱都未必可以吃到靓的。 这个用的是汕尾大鹰鲳,先用酱油腌一晚,后扫牛油再熏焗,色泽亮丽,咸鲜且肉汁丰盈,皮的部分带有油脂,跟酸酸甜甜的什果沙律配起来就不觉太腻,可见旧式中菜的智慧。
「金盏碧绿鸳鸯鱿」 「摩登肝酱片皮鸡 (两食) 菜盏炒鸡崧」$288 / 只 鸡肉厚,皮薄,皮烧得脆卜卜。鸡皮先片起,传统上是配搭烧凤肝、云腿等一同吃,较 heavy;现在改用鹅肝酱、甜辣酱、青瓜和锅巴代替传统配料,较淸新之余食味亦有层次感。 第二食是将剩余的鸡肉加入笋粒、芹菜粒炒成鸡崧,包在生菜内吃。自己生菜自己包,投入感更高。 「子姜仁稔蒸鱼云」 师傅将鲩鱼头与子姜和仁稔蒸熟,鱼云嫩,整体用酸味去带动。我个人一向喜欢吃子姜和仁稔酱,在家也有樽仁稔酱用来蒸𩠌,它是完全对我胃口。
「家常鸡蛋焗鱼肠」$98 旧人的智慧就是能将平价的食材改头换面,变成美味的菜式。吃之前我有问它会否鱼腥,答案是不会,而事实也是没有!(因为小弟是完全不吃得鱼腥。) 肥美带鱼肝的鲩鱼肠与鲩鱼、鸡蛋、油炸鬼片一同先蒸后焗,面头金黄焦香,蛋香与鱼脂甘腴,吃时我也加了胡椒粉去提香,这道绝对是手工菜。
「瑶柱虾干节瓜筒」 「心思思猪油捞饭」$15,旧时基层家庭经常用猪油及豉油捞饭,猪油独特的香味确实是有它的魅力。 食客可以随自己喜好倒入猪油及甜豉油在热腾腾的砵饭饭面,精髓就是猪油的香及滑,令饭吃起上来更油润更香。
最后甜品「梳乎厘炖蛋」是在姜汁炖蛋铺上梳乎厘,再加入果仁粒一同焗,一鸡两味的甜品。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去品尝广东菜带给我们的宝贵滋味。
题外话/补充资料:
供应至九月底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