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9-06
3499 浏览
来到亚士厘道,抬头望去,整条街都是食肆的招牌,国际美食云集,称得上世界的缩影。街头走到街尾,门面最大、最抢眼的是Jimmy's Kitchen。对它一无所知,看过门外的午餐选择,可以一试。黑沉沉的门口,像铁铸的,通往城堡的门。很重⋯⋯饿得肚子咕咕作响的我,唯有退后半步,出尽九牛二虎之力,使劲一推,欢迎来到Jimmy's Kitchen。又重又厚的门,隔绝外面的嘈音,彷如来到另一个世界。装潢用上甚有古典味的深啡色木,设计和色调都极富殖民地色彩。近门位置是个英式酒吧,靠窗有高枱配红色梳化,适合happy hour,共聚一堂。穿过拱门,来到用餐的地方。柔和的暗黄灯光,宁静的环境,还有身穿黑白套装,穿戴整齐的店员,环境和气氛,跟太平馆有九成相似。这种旧香港的高级餐厅,从装潢、布置,到食物、服务,都有自己一套的标准,十分讲究,有种难以言喻的气派。墙上挂著黑白照,无声地分享餐厅伴随著香港发展和成长,一路走过的历史。店员递上是日午餐的餐牌,简单介绍是日菜式。店员捧著面包篮让我们选,4款之中选了两款。有我喜欢的focaccia,松软的面包带点余温,香草味十足。被另一款的色彩吸引,蕃茄菠菜面包。甜面包的
街头走到街尾,门面最大、最抢眼的是Jimmy's Kitchen。对它一无所知,看过门外的午餐选择,可以一试。
又重又厚的门,隔绝外面的嘈音,彷如来到另一个世界。装潢用上甚有古典味的深啡色木,设计和色调都极富殖民地色彩。近门位置是个英式酒吧,靠窗有高枱配红色梳化,适合happy hour,共聚一堂。
Romaine lettuce/ toasted hazelnuts
罗马生菜新鲜爽脆,没有多余的酱汁,味道清新。烤得又脆又香的榛子碎,跟浓味的Gorgonzola很夹。还有片片苹果和梨添上甜味。切得超薄,却很平均,欣赏刀工的同时却想,厚一点的口感较强。一切都很满意,直至咬了一口多士。底部烘得偏㶶,而且明显放久了,不脆,还有点韧。
tomato salsa/ mozzarella/ guacamole
不好薯片的我,却十分爱吃nacho,配牛油果酱和蕃茄沙沙,融掉的芝士,还有大量酸忌廉,简直是最正的comfort food。读书年代,其中一让最爱的,就是Dan Ryan's的巨型Nacho,是我考试的动力。
这个前菜做得相对轻盈。用上较薄的粟米片,焗得香脆,调味亦相当滋味。没有夸张的配料,份量却刚好。蕃茄沙沙和豆蓉,配上芫茜,很清新。贪心地想,要是guacamole可以再多一点就好。
Sauteed vegetables/ lemon butter sauce
是日的鱼是盲𫚧鱼Barramundi。这澳洲菜常见的鱼类,是健康又环保的选择。除了蛋白质、维他命和矿物质,它也含丰富的omega-3,甚至可以媲美三文鱼。
皮煎得又脆又可口。脂肪含量较低的盲𫚧鱼,鱼肉并非以肥美见称。吃下去较实,一丝丝的,带淡淡的、清甜的鱼香。淡味的鱼,配柠檬汁,调出清新的鲜味,又不会盖过原来的鱼香。牛油稍为减低柠檬的酸度,另增添一份额外的油香。
配菜也可见其用心。萝卜腍而清甜,薯仔偏硬,口感更爽,满有薯香。
sauteed potato Lyonnais/ French beans/ rich steak sauce
减肥中的友人,每天吃得节制,只有星期六可以放肆一天。极度爱牛的她,用了这星期的quota,点了这份牛扒。看她边吃边赞口不绝,无论薯仔、牛扒汁,还是牛扒,都吃得津津有味。牛扒切开,只有那数毫米煎熟,中间呈诱人的深粉红,看得我也忍不住试了一口。浓郁的肉香,又软又嫩的肉质,溢出满口的肉汁,确实好吃。总算值得。
不理她的反对,加甜品。牛油味不算重,而且吉士稀稀的,又不太甜,感觉不太肥腻,自觉健康。很喜欢吉士的浓稠度,浸满布甸,又入口清甜,绝不会济。除了清楚可见的点点云尼拿籽,还有清香的云尼拿味。面包布甸的口感一流,又弹又软。要是能添点肉桂,味道上再多一个层次,就更佳。
感觉像回到殖民时期,吃了一顿高级的午餐。
题外话/补充资料:
店员先为早到的我斟水。友人到来时,店员替我们落单,没为她斟水,结果她开了桌上的瓶装水,结果要为矿泉水付费。要不是真的想要矿泉水,还是著店员加水。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