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4-21
531 浏览
正所谓「每年一度,最紧要豪」(但系豪极都要有个谱...),吃牛一饭岂可马虎?以往在香港吃铁板烧,不是父母埋单,就是老板请客,今次实在要纪念一下第一次自己掏钱吃铁板烧呢!朋友给了三间选择 - 松菱、和三昧及花杯,在没有特别原因下,我们第一站选择了花杯。哈,反正生日每年都有,以后机会多的是。甫进入餐厅,看到一大个「不准摄影」的标志,实在对不起,别的餐厅我可以忍手不拍,吃铁板烧是难得的体验,只好犯规一次了。到座位时,已经见到师傅在努力当中,我俩见状已垂涎三尺,无奈食物不是我们的,唯有以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师傅们的精湛手法,当作我们的「饭前节目」吧!只见到师傅将一只新鲜大虾,由原只到最后分开为虾头和虾球两道菜,实在赏心悦目!另一位师傅已经在准备芽菜和炒饭,他们没有卖弄花巧动作,例如「玩火」「抛厨具」,由生的材料到完成品,前后不需太多时间,原因可能是餐厅为了提升效率,一块烧板并不只是招呼面前的客人,还要招呼散叫铁板烧物的食客,所以师傅们要做到「快、靓、正」。「快」和「靓」我们都见识过,至于正不正,当然要试过才知道。拿起餐牌,我们都一脸茫然,始终我们都不是铁板烧达人,而且什么都想试,自然反应总是看看隔
朋友给了三间选择 - 松菱、和三昧及花杯,在没有特别原因下,我们第一站选择了花杯。哈,反正生日每年都有,以后机会多的是。
甫进入餐厅,看到一大个「不准摄影」的标志,实在对不起,别的餐厅我可以忍手不拍,吃铁板烧是难得的体验,只好犯规一次了。
拿起餐牌,我们都一脸茫然,始终我们都不是铁板烧达人,而且什么都想试,自然反应总是看看隔离食客究竟吃什么,始终看实物比看餐牌上的文字来得实在吧!见到烧大虾的实物,心里已经盘算今晚一定要尝到它。至于看到对面食客的烧龙虾,卖相好像挺吸引,不过一直以来都认为如果要在大虾和龙虾两者中择其一的话,我们都会选择大虾的,因为龙虾肉质较韧,稍一不慎,很容易出事,我们都不敢冒这个险。再看到师傅为旁边的食客烹调一只连壳有一块脸大的鲍鱼,我们眼里充满羡慕的眼光,本能反应将目光投向餐牌,看一看那一个套餐是内含鲍鱼的。见到了,价钱尚可接受,不过问过侍应后,才得知套餐中的鲍鱼属小型的,好像旁边食客点的鲍鱼,起码要再加上最少数百大元。本著「豪极都要有个谱」的原则下,唯有放弃这个念头。几经辛苦,终于拍板了。
最后以甜品香滑奶冻作结,奶味相当香浓。
其实吃铁板烧最特别的是可以和师傅面对面交流,不过今次我们实在太投入交换礼物的环节中,甚少和师傅交流,想起都有点可惜,希望不久将来可以试试余下两间铁板烧吧!今次实在是尽兴而归!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