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30
11
等级4
2013-03-03 55 浏览
最近像是掀起了一股手工面包的热潮, 这类的专门店愈来愈常见,, 旧有的还未尝遍, 新店已急著上场, 例子有上环的po’ s atelier, 中环的swissbeck, 和尖沙咀的maison eric kayser, 皆成了人气热话, 也是一众面包迷的福气。 数到当中最具知名度的, 可算是后者, 分店版图早已遍及新加坡、东京、纽约等地, 而这股经典的面包风, 终于于去年底登陆香港了。海运大厦已成了每天的必经之地, 每次经过这店的门口, 总会飘来一阵朴实的面包香, 来得熟悉, 来得诱人, 不其然发出会心的微笑。 开放式的格局, 令原来不大的地方更开扬, 视觉上略为阔落一点, 鲜橙撞上木色系, 洋溢一片温暖舒适的气氛, 感觉年轻有活力起来。 面包主要走欧风路线, 低盐低油的法包祼麦包, 也有油脂丰盈的牛角酥, 香甜的朱古力曲奇, 焦黄的法式杏仁蛋糕, 密密麻麻的放在木架上, 没透明盖子的阻隔下, 能将完美的一面看真, 先不要想太多卫生问题吧! 当时眼里都只有林林总总的包饼, 教人不知如何取舍, 还是先巡视一圈, 想好才夹较妥当。 贵为面包大师的eric kayser, 做面包有他的一套理
更多

最近像是掀起了一股手工面包的热潮, 这类的专门店愈来愈常见,, 旧有的还未尝遍, 新店已急著上场, 例子有上环的po’ s atelier, 中环的swissbeck, 和尖沙咀的maison eric kayser, 皆成了人气热话, 也是一众面包迷的福气。 数到当中最具知名度的, 可算是后者, 分店版图早已遍及新加坡、东京、纽约等地, 而这股经典的面包风, 终于于去年底登陆香港了。
3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海运大厦已成了每天的必经之地, 每次经过这店的门口, 总会飘来一阵朴实的面包香, 来得熟悉, 来得诱人, 不其然发出会心的微笑。 开放式的格局, 令原来不大的地方更开扬, 视觉上略为阔落一点, 鲜橙撞上木色系, 洋溢一片温暖舒适的气氛
, 感觉年轻有活力起来。 面包主要走欧风路线, 低盐低油的法包祼麦包, 也有油脂丰盈的牛角酥, 香甜的朱古力曲奇, 焦黄的法式杏仁蛋糕, 密密麻麻的放在木架上, 没透明盖子的阻隔下, 能将完美的一面看真, 先不要想太多卫生问题吧! 当时眼里都只有林林总总的包饼, 教人不知如何取舍, 还是先巡视一圈, 想好才夹较妥当。
5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贵为面包大师的eric kayser, 做面包有他的一套理论和坚持, 善将面团塑落出不同口味与造型, 赋予不少生命力。 所用的都是自家培植的天然酵母, 再经过长时间的发酵, 效果跟速成的干酵母迥然不同, 散发出诱人的芳香, 没古怪的酒精酸味, 切实紧致的口感, 可见他那份执著, 那份热诚, 也令人吃得份外安心。 而店家为了让客人分享这份美味, 也特意设试食, 难得面包没切得太细碎, 还是会吃出真味, 真细心啊!
2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很欣赏这家的独特意念, 大路的款式不少, 但不难发现一些力求创新的配搭, 如姜黄果仁包被染成耀目的芥末黄色, 飘来一阵香料味道, 挺心动的, 但还是被白切鸡意大利包($20)所吸引过去。 这包一向都只以原味示人, 或是混入些橄榄碎, 想不到白切鸡这典型的中国菜式竟可跟面包拉在一起。 外表还是见惯的长形, 表层呈一片焦黄色, 外皮偏扎实却带有韧性, 愈嚼愈香, 包心绵密雪白, 夹杂香葱和鸡肉, 咸中多份鲜味, 满咀油香, 细看下气孔不一, 但没影响细致湿润的口感, 软软的却充满弹力, 不用多涂东西已够美味, 完全表现了中西揉合的精妙之处。
2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见很久没尝过madeleine($12), 见成品挺饱满高身, 发得松软的样子 又忍不住买了一个。 贝壳的纹路很清晰, 底面都烘至迷人的金黄色, 从别的角度去看, 又会像个金元宝, 十分可爱。 蛋糕厚厚的, 咬起来更富咬感, 组织绵密, 蛋味较淡, 柠檬味还可尝出来, 未如期待般的湿润香甜, 干干的, 牛油味可以再浓一点, 只能当作还了心愿好了。
3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原个的大面包固然吸引, 但现见所见有不少种类的迷你包, 个子精巧, 倒可多试几款。 无花果面包($10)拿上手较重身, 无花果干布满包面以至包身, 外皮不是脆口的一种, 反而带点烟韧, 要费点牙力才能咬开, 里头的组织很软, 不会死实无力, 用手轻按还是会弹回来。 糖粉不高, 能吃出原有的面粉和麦香, 无花果干没切得过细块, 容易吃出来, 清甜有营。
2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眼见近门口放了一整盘新鲜出炉的牛角酥($14), 牛油香不断在空气中飘散, 真能抗拒这邪恶的诱惑。 造型上跟传统的没两样, 头尾两后都捏得尖细, 中间则松发起来。 酥皮的层次细致且完整, 一层接著一层, 紧密地排列著, 轻咬一口, 已感受到动人的美味。
这款包的油份难免会较重手, 还好没油得涸喉, 是接受得来的。 外层松脆富浓厚的牛油香, 咸香有致, 不会空洞得像有一阵风的感觉, 脆中多份软熟, 边吃也未掉下太多的碎屑。
2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迷你芝士包($10)一副浑圆的模样, 整个表面, 甚至底部都被重重芝士所覆盖, 作为芝士迷的我, 不心动才怪呢! 表皮仍是欧式的少油硬实, 韧度较高, 芝士的咸香跟麦粉香混合巧妙, 雪白的包心入口轻软, 带微微的甜味, 惊见混了不少的芝士粒, 绵滑重奶酪香, 还尝出点点膻味, 而包面和底层的芝士经高温烘焗后, 都成了脆层, 甘香味浓, 十分讨人欢喜。
2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还记得初期开业不久的时侯, 只供应原味牛角酥, 其后包款和藏包量都陆续增多, 也愈趋震撼。 杏仁牛角酥($18)是甜味的代表, 当然不只是表面混加几块杏仁片便成, 表层涂满厚厚的杏仁酱, 经焗后, 甜香都被吸收至包身, 跟牛油香成了最佳的伙伴。 论外形来说, 扁塌塌的不易吸引人, 但实有它的魅力。 松脆度未及咸味版本, 入口较实在, 表皮有几分像鲜奶球, 松厚甜美, 里外都被丰富的杏仁馅包围, 杏仁味实不太明显, 反而有阵run酒的味道, 甜度较高, 始终易腻, 还是不易独享, 滋尝半个已足够。
3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见数天后要同朋友家聚会, 甜点一定少不得, 心想这袋迷你法式杏仁蛋糕($48)该是不错的选择, 反正他们一直想试包饼的水准。 每包约15粒, 分别是开心果车厘子、朱古力和原味, 相比单买要$10/粒, 包装真的划算得多。 青绿色的开心果口味最抢眼, 一度被误认是绿茶味, 蛋糕组织细密, 像是杏仁粉的微细粒子所营造的, 松软很够润泽, 透出香浓的牛油和蛋香, 只是车厘子味略为人工, 有点盖过原有的蛋香, 未算太受大家欢迎。 反观朱古力味, 该是最稳当, 面粉跟可可香交错, 细软, 朴实不花巧, 可可粒呈半溶的状态下份外甜美。
而基本的原味表现不俗, 软软的偏又带点松化, 沙沙的感觉真妙, 也最能吃出蛋香。 闻说还有粉色的红莓味, 下次路过看到的话或会买来试试。
2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自店家增设了西点柜后, 不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入内一看, 就算不打算光顾也好, 真不知是什么心态。 众多饼款之中, 对éclair的兴趣最大, 口味较为大路, 有士多啤梨、绿茶和朱古力味, 恨不得一次过将三者都试匀呢! 奈何刚吃饱, 又未打算马上回家, 只好先买chocolate éclair($30)在附近开动。
4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饼面上涂了一层朱古力酱, 冷冻后仍然软滑, 对上一次在arome bakery所尝的外皮有点干硬, 内馅偏少又不够幼滑, 多少也会生了阴影。 而这次的皮层香软不过厚, 一点也不干, 带点松化, 细咬一口已见密密的朱古力酱, 没半点空洞。 夹心香浓, 带微微的苦味, 就如truffle般黏稠甘醇, 就连我这甜魔也差点儿要高呼起来, 完全被动容, 吃罢余韵仍停留在舌尖上, 真令人回味。
3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法式小泡芙($22)的样子甚得人欢心, 像花儿般清丽, 且带著幼细的纹路, 黏上白色的雪糖粒, 入口不感死实, 反而很松很绵, 富浓切实的蛋香, 来得不造作, 像在吃蛋球的感觉, 但相对轻身和柔软, 不会过份湿实。 突然想起早前在半山的126 grammes也尝过同样甜美, 这家的甜度和湿度都较前者高, 但小小的个子确是闲来不错的甜选,
轻盈没过重的负担。

真高兴能遇上这家优质的法式面包店, 更兴奋的竟是就脚得过份, 好让我不时也能一访, 再次感受到纯朴的面包香, 那诱人的美味, 要知道能令我有这么大的期盼, 真不是有太多例子。 或许会找天一访旁边的餐厅, 真正坐下来慢慢细尝, 闲上个多小时。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外卖自取
人均消费
$20
推介美食
  • chocolate eclair
  • 牛角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