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9-03
37 浏览
见到这个题目,是否有点像谢师宴Feel呢?其实未有上过温老师的课,但当中也一定学到一点东西的,加上是日由他结账,在此先谢过﹝虽知道他也不会上OR,但怎也要说一声的﹞。到了鸿星来个丰富的点心宴吧,平日的中午时段,这所鸿星又不算太多人,五个人舒舒服服的坐了一张中型的圆枱,之后大家也在研究点心纸,点心纸上除了有不少的点心可以选择之外,另也有不少的小吃、冷盘及粥品,最后我们选了煎酿孖宝、上海肴肉拼牛展、海蜇熏蹄及酥炸牛坑腩为小吃、另点了啫啫唐生菜、鱼片粥及带子鲍鱼粒烩饭为主食,另再加上石头鱼饺、腊肠狗、虾饺、烧卖及奶皇千层糕为大家的点心,最后还要了西杏甘露挞及麻沙糍为甜点,是很丰富的一餐。先来点鸿星最为出名的炸银鱼仔,当然加入了不少花生,花生就没有吃了,但炸银鱼仔都是一贯的又脆又有咸香,买番包在家睇波队啤真不错,之后就入正题了,也就从冷盘先谈起,上海肴肉拼牛展,卤水的牛展与上海肴肉同碟,很难避免的是连上海肴肉也沾了不少卤水汁,但不知是大幸还是不幸,卤水味不太浓香,未太影响肴肉的味道,可牛展的味道就变为单向的豉油味,可幸牛展切得够薄够腍又不嚡,是没有理由难吃的;上海肴肉最为抵赞的是伴来的黑醋,是
见到这个题目,是否有点像谢师宴Feel呢?其实未有上过温老师的课,但当中也一定学到一点东西的,加上是日由他结账,在此先谢过﹝虽知道他也不会上OR,但怎也要说一声的﹞。
到了鸿星来个丰富的点心宴吧,平日的中午时段,这所鸿星又不算太多人,五个人舒舒服服的坐了一张中型的圆枱,之后大家也在研究点心纸,点心纸上除了有不少的点心可以选择之外,另也有不少的小吃、冷盘及粥品,最后我们选了煎酿孖宝、上海肴肉拼牛展、海蜇熏蹄及酥炸牛坑腩为小吃、另点了啫啫唐生菜、鱼片粥及带子鲍鱼粒烩饭为主食,另再加上石头鱼饺、腊肠狗、虾饺、烧卖及奶皇千层糕为大家的点心,最后还要了西杏甘露挞及麻沙糍为甜点,是很丰富的一餐。
先来点鸿星最为出名的炸银鱼仔,当然加入了不少花生,花生就没有吃了,但炸银鱼仔都是一贯的又脆又有咸香,买番包在家睇波队啤真不错,之后就入正题了,也就从冷盘先谈起,上海肴肉拼牛展,卤水的牛展与上海肴肉同碟,很难避免的是连上海肴肉也沾了不少卤水汁,但不知是大幸还是不幸,卤水味不太浓香,未太影响肴肉的味道,可牛展的味道就变为单向的豉油味,可幸牛展切得够薄够腍又不嚡,是没有理由难吃的;上海肴肉最为抵赞的是伴来的黑醋,是真的颇有黑醋香的,可是那肴肉的汤冻部份吃起来没有清甜鲜香,肉的部份味道没特别而质地就偏为硬实,其实也难怪,毕竟鸿星不是一所沪菜店。
海蜇熏蹄的海蜇是广东人较为常吃的触手,吃入口有弹性之外又不太腍或太韧,伴点简单的麻油香,是不错的;熏蹄切得薄薄的,个人认为是过薄了,做成蹄部胶质的部份吃入口的口感未够突出,至于味道方面,白卤水的味道都是不够香,只是留于盐水的水平,但都是不难吃的;煎酿孖宝有茄子酿鲮鱼肉及青椒酿猪肉,未有试过后者,前者来说是很油腻,但吃茄子就是这样的了,茄子肉入口如能再软滑一点更好,鲮鱼肉饱满但鲮鱼的香味不够,又是一件不错但未能说是好吃的项目。
酥炸牛坑腩是一款第一回的小食,当见到点心纸有此有趣的项目,纵使知道有同事不吃牛,也是点过吃了才算,酥炸的牛腩做得外酥脆而牛腩又不太韧,虽然很明显牛腩是十成熟,但肉质入口不韧,吃起来有肉纤维的感觉,绝对没有用上化学物品来做手脚,加味道方面有浓烈的牛肉膻香,更足证以上的论点,唯一有得弹的是油了一点,但个人认为吃这个物品,就是预定要承受这方面的风险。
之后就来点纤维吧,这个啫啫唐生菜,成个煲都水汪汪的,吃入口味道难免大大的影响了其味道,虾酱味是极薄,而且吃起来都变得不太够咸,但生菜翠绿而煮得介乎腍及爽口之间,都算不错,但话说回来,啫啫煲煮菜,都是煮不太会出水的通菜好一点;另也要了鱼片粥,其实都是一个粥底来玩生滚的,生滚的鱼片煮得只刚熟,吃入口有鲩鱼的淡水鱼独有的味道,有人认为是泥腥,但本人就接受的,加上鱼片很是嫩滑,配来够稠的粥底,其实已经不错,可惜粥底很明显的加了味精,吃入口有非鱼类的味道之外,更有不明来历的「鲜」味。
这个带子鲍鱼粒烩饭看起来像极福建炒饭,但就真的有非常之多的带子粒,入口粒粒都弹牙,而且更有丁点干瑶柱的鲜味,可是鲍鱼粒就不太多,至于个饭的味道十足十福建炒饭,加点菜心茎、冬菇及其他配料,味道都不错,再者个饭底又有蛋花,看得出都不算马虎。
点心都每款能吃上一件,石头鱼饺的饺皮偏厚又实,做不到透薄软熟,就算内在的馅如何美好,这件点心也注定是要事倍功半,加上那所谓的石头鱼馅也真的很麻麻,不知是否因为不新鲜的关系,店家用上不少的调味及姜等伴入石头鱼肉,虽然石头鱼肉仍旧结实而有咬口,但味道就不能说鲜美了;腊肠狗其实是腊肠卷的化名,有趣的在迷你腊肠卷的一端加上一球粉团,点睛后就变成一条狗了,包身都算软熟,腊肠都算有点爆油的感觉,吃入口的咸香及腊油的甘美度都不错,但当然跟莲香仍有点距离。
虾饺的皮也传承了石头鱼饺的饺皮,是一样的又厚又实,虾的馅就反之够爽口而还带点鲜香;烧卖用上了一粒杞子代替了蟹籽,是因为健康的原因还是成本的原因呢?没有了蟹籽的咸香,味道仿佛是欠了一点点,但平心而论,用上猪肉及虾仔所组成的烧卖主体,猪肉有咬口但又不会太过实,虾又够爽身,吃入口两者在味道方面都有点贡献,这个是不错的。
心存侥幸的点了奶皇千层糕,因为本人很怀念真正的千层糕,毕竟现在越来越少茶楼会做了,椰丝加蛋黄的香,仍在脑中浮现,是日的奶皇千层糕,很明显其实只不过是马拉糕中加一层奶黄酱,奶黄酱够滑而有点奶香,但蛋黄味就免问,马拉糕糕身松软而带点点蛋香,坦然是不错的;西杏甘露挞其实有如莲蓉酥,外层的酥皮不够酥,吃入口有点太干,莲蓉都几香但不够滑,加多点点油搓会好一点吧;麻沙糍其实不过是擂沙汤圆吧,本人未有尝过,也不适合给予评价。
绝对是一餐丰富的午餐,下午不要打瞌睡就好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