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10-15
197 浏览
秋风起,蟹膏蟹黄也在各蟹仔蟹妹们的肚子里蠢蠢欲动,今日有幸收到Ufood邀请,参加博艺会举办的阳澄金黄蟹宴,一般活跃在线上线下的食友们带著各自大小“加尚”(摄影器材)势必要将那晚的蟹儿们一只不漏的记录在案!踩著周五晚的Happy Hour 时间点到场,被博艺会硕大的Dining Area 震慑到(一出电梯,便是富丽堂皇的婚宴接待处。。。一下子没了方向),此次试食活动安排两桌食友,到场时人来的不多,还未开席,标准简单的宴会厅布置,不算富丽堂皇,但也稍加装饰,餐桌亦阔落干净,整个安排中上水准,一叠食大闸蟹必备的姜醋早已备好,只等人齐开席;趁著空闲便到处晃悠,厕所一圈外加走道一圈,博艺会,给人以规模式的标准化印象,该有的都有(普通酒楼的优缺点);此次主题为阳澄金黄蟹宴,门口堆成小山的蟹仔们五花大绑乖乖的涂著泡泡任人影响,倒是很有气派,凑近了听,能够听到蟹儿们超有生命力的“噗噗噗”声;多添一句,上海妈妈入菜场购买秋季大闸蟹,望闻问切之中取到两样,便是望与问,望的是蟹的肥涨度,问则是“噗噗噗”,为了挑中有生命力的好蟹,吐泡泡是一大衡量标准,且吐的泡泡还要是晶莹的!开席第一击,是蟹粉小笼包,装于迷
此次主题为阳澄金黄蟹宴,门口堆成小山的蟹仔们五花大绑乖乖的涂著泡泡任人影响,倒是很有气派,凑近了听,能够听到蟹儿们超有生命力的“噗噗噗”声;多添一句,上海妈妈入菜场购买秋季大闸蟹,望闻问切之中取到两样,便是望与问,望的是蟹的肥涨度,问则是“噗噗噗”,为了挑中有生命力的好蟹,吐泡泡是一大衡量标准,且吐的泡泡还要是晶莹的!
补充① 小笼包不是上海的专利,追其溯源来自南翔以及无锡,【南翔小笼包】是大家常吃到的口味,小个汁多,微咸皮薄,馅有猪肉,也有虾肉,现在更有豪华改良版,比如蟹粉;【无锡小笼】则是我与我爸的最爱,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特地带我去吃,跟无锡老板娘超熟络,吃完两笼(8只一笼)还要外卖两笼冷冻小笼回家,回家的结果就是晚饭吃不下了,被妈妈数落一顿~ 无锡小笼皮薄个超大,汁多微甜,猪肉馅捏的紧,以料酒(黄酒)、姜、葱腌制,糖分落得多,故吃起来甜度较大,粘度也较大,比起南翔小笼包口味偏重。现在上海已经很难吃到正宗的无锡小笼了,唯有走远点去到【七宝老街】过口瘾!吃小笼包最担心的就是汤汁烫嘴外加汤汁漏嗮,tips 便是将小笼包轻轻拎起,从皮薄的底部咬开小口(很小很小,有多小就有多小!)然后吮那些汤汁,完了再将小口咬开连著皮来吃~
这晚的小笼包汤汁属于量多质低,完全不似小笼包内的汤汁那般鲜甜,仅有无味的油花,也没什么蟹味;好在肉馅是出色的,看得到橘黄色的蟹黄揉捏紧紧实的猪肉馅中,夹著薄到片片软的外皮一起吃,口感软绵,口味一般。
补充③ 最后一个标准也简单,便是看蟹的厚度,简单说就是从中间最鼓的地方开始望屁股位置捏,手感应该是实实的,涨涨的,而从视觉上就是明显的隆起,如此便是“发育优质”的蟹。
去年秋天有回上海与家人团聚,正巧爸爸从阳澄湖出差(实则单位组织旅游)回来当然少补了一箱箱的阳澄湖大闸蟹,每一只都是有激光防伪标识的标牌挂著的,那一次我是真真正正的见著什么叫【霸气十足】的“腿毛”,蟹仔们的腿毛散发雄性魅力,性感到论哪一只雌蟹见著都要春心荡漾,我也是雌性动物,见著了也是春心荡漾的立马开吃 O(∩_∩)O
蟹偏凉,故食蟹必要配上一叠子以姜丝,醋,糖烧制出来的姜醋,不但能驱寒也能增添不少风味,不过可能港人的口味还是偏淡吧,个人觉得当晚的醋少了份姜的暖气,而醋也酸的不够劲道,吃著觉得少了口气似的,不过整体还是不错,一碟子醋几乎让我清完了。
补充④ 不吃蟹却想要一尝蟹的美味,有妙计!炒个滑蛋以姜醋入味,出锅便是一叠口味足以乱真的蟹味炒蛋,大家有条件的试一下咯~
第一次接触蛇羹,当然就没什么发言权了,只是觉得这碗羹质地稠中带滑,其中的食材也丰富,除了丝丝蛇肉亦有爽脆木耳、姜丝、笋丝,汤中带有浓浓陈皮味很是清新,但更多的是辛辣的姜味,虽然觉得味重了些,但也挺好饮;随羹齐上的是两份炸脆片,有点似油炸零食,吃了一两个,中间是空心的,没什么味道。
每人一小碗中几只蟹脚被盖在炒热的蟹粉酱下,底下则是段段乌冬;先吃蟹肉,反复翻炒的蟹脚,蟹壳以至薄脆的程度,稍稍咀嚼便能咬碎全部,其中锁入的蟹味是丰富的;蟹粉酱早已融合了不少的蟹肉碎末以及蟹黄,糊状的酱汁卖相虽不佳但口味确实浓缩的精华,蟹味重却不腻,鲜甜口感将每一根乌冬都裹住;乌冬不似乌冬,扁平的面条煮的过头,以至于根根断裂成小段,口感亦是过于软绵,没了韧劲与滑爽,好在蟹粉酱的入味能够加分不少。
如题,这一餐蟹不是重点,以年年食蟹的上海人的标准来评价,蟹的水准平平,相反倒是很喜欢那味有点心思的蟹粉虾球,口感爽弹;第一次食蛇羹的我,也对香港的蛇羹有了最基础的认识,亦算是对了胃口;最后的紫米糕更是喜爱,清甜加清凉的中式甜品没有喜欢的道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