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
3
等级4
2013-04-11 16 浏览
如不需到那边工作, 已经有一排没有到附近找吃。过了数月, 回来Ramen Champion, 感觉很不一样, 看似日本人也开始习惯了香港的拉客模式。我不会觉得尴尬, 只是有些东西已听过很多次, 但不知怎么告诉他们不用跟我热烈的推介吧。另外, 本来座位上的冰茶没有了, 改而放在入口水吧前。一来利用潜意识惰性, 减少冰茶消耗, 又可减低人手处理; 二来, 人们都要到水吧倒水, 顺道卖消费饮品, 一举多得。这档拉面是接上之前退出的豆之诗, 豆之诗主打的是信州面豉与猪及鸡汤混合的结合。无独有偶, 毘沙门零也是主打面豉, 不过这次却是北海道白面豉。利用北海道白面豉与猪骨汤的结合来取悦大家。以这一个汤底为基, 面档变出三至四款不同的配搭, 销售员介绍的时候, 简单称之为"呢个四块叉烧, 呢个两块, 呢个叉烧同蛋, 而呢个系辣的"。我对他地道, 简洁而快速的手法有点惊叹, 而连日本人都默许这个做法, 可知他们的同化程度相当的高。除了拉面之外, 面档当然不少得推介大众口味的饺子吧!! 等了大概十分钟, 我的拉面传呼机响起。正当我走到档前之际, 销售员刹有介事的告诉我, 他们的饺子是不用沾汁的。如真的
更多
如不需到那边工作, 已经有一排没有到附近找吃。过了数月, 回来Ramen Champion, 感觉很不一样, 看似日本人也开始习惯了香港的拉客模式。我不会觉得尴尬, 只是有些东西已听过很多次, 但不知怎么告诉他们不用跟我热烈的推介吧。另外, 本来座位上的冰茶没有了, 改而放在入口水吧前。一来利用潜意识惰性, 减少冰茶消耗, 又可减低人手处理; 二来, 人们都要到水吧倒水, 顺道卖消费饮品, 一举多得。
2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4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这档拉面是接上之前退出的豆之诗, 豆之诗主打的是信州面豉与猪及鸡汤混合的结合。无独有偶, 毘沙门零也是主打面豉, 不过这次却是北海道白面豉。利用北海道白面豉与猪骨汤的结合来取悦大家。以这一个汤底为基, 面档变出三至四款不同的配搭, 销售员介绍的时候, 简单称之为"呢个四块叉烧, 呢个两块, 呢个叉烧同蛋, 而呢个系辣的"。我对他地道, 简洁而快速的手法有点惊叹, 而连日本人都默许这个做法, 可知他们的同化程度相当的高。除了拉面之外, 面档当然不少得推介大众口味的饺子吧!!
2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等了大概十分钟, 我的拉面传呼机响起。正当我走到档前之际, 销售员刹有介事的告诉我, 他们的饺子是不用沾汁的。如真的要加汁调味的话就加上一点白醋吧。可是, 不知是放得太耐还是什么原因, 饺子表现未如理想。虽然入口时还是暖暖, 但饺子皮是淋的, 而馅料太实, 口感不好而无多味道。就算连底部煎过的皮都不脆, 沾上白醋后, 所有味道都给白醋盖过, 这个真是失败得紧要。
3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至于拉面, 北海道白面豉不算浓味, 无论面豉味道或鲜味均觉不足。可是, 猪骨熬出来的浓汤味道很浓, 油脂比份重而有胶口感觉, 这个汤足够令我饱到晚上八点。汤底 -- 7.5/10
3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面条方面, 同样跟上次吃过一风堂的新拉面与稻荷的那个一样, 都是采用类似西山的粗条卷曲形短拉面。面条略短而有点碎的感觉, 不过粗身嚼劲好, 可惜要求硬些的面, 出来效果依然一般。另外一个问题在于拉面的安排, 面档是采取二郎系的叠高如山状, 不过芽菜甚多。食的初时我一双筷子夹入, 以为夹到面, 但原来只有芽菜。虽然面档利用芽菜去减低汤入口时的腻口感觉与增强爽脆的口感, 但是芽菜亦会同时令味道变淡, 令汤底应有的味道没有吸进口里。面条细短, 加上芽菜缠绕, 挂汤能力大打折扣, 整体不算太好。面条 -- 6/10
4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配料方面, 当然有刚才提过令味道变淡的芽菜, 有时我认为这些芽菜比面条还要多。粟米粒则是散件一大堆的, 混在汤中可令汤身更有甜味, 不错。木耳丝, 爽口肉嫩, 有益, 咬下"嗦嗦"声作响, 爽脆得好, 可惜木耳丝难以入味。叉烧两片, 是经烤制过的夹肥五花腩肉精煮而成, 肉稔味浓, 口感尚算可以。特别是皮与肥肉部分, 香口得有点可爱。味蛋两半, 晶莹而蛋味香, 只是不知为何却好端端的加上一堆豆办酱放在蛋面。令原来蛋味不清, 豆办酱咸味却不是好效果。紫菜芽葱鲜味够, 但哪有突破?! 配料 -- 8/10

整体来说, 面档表现只是很一般。要在芸芸Ramen Champion的激烈竞争中傲视同侪, 相信以现时情况是不太可能。不过以日本人的坚定毅力, 要扭转局势绝不困难。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3-04-06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115 (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