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4-17
53 浏览
(最近要写的太多, 在未忘记之前赶快清掉一些古老食评!)记牛年年尾的一顿团年饭聚。搞手为了迁就吃素的同事, 便订了来这里吃斋。南莲园池的确是清幽脱俗, 充满古都风情 (不过拍照时偶尔会穿崩), 而龙门楼就位于水车旁, 外面还有个瀑布, 很有情调。门口不算好找, 穿过门外的长廊, 地下用餐的地方其实跟普通酒楼差不多。一行16人分了两张长枱坐。点菜方面, 大家也懒得想, 见有个什么园池素宴的八人套餐, 便一边点了一套。这里的斋菜走精致风格, 还要标榜健康, 食油是用葡萄籽油的, 都几迎合外地游客的口味。甘香扎蹄 芥辣柚子粉皮: 这个头盘不错, 粉皮少少酸少少辣, 扎蹄基本上是腐皮褢些沙葛萝卜丝之类。竹笙炖汤: 我挺喜欢的一味素汤, 菇菌味很浓郁; 同事吃到底下煲腍了的腰果频呼怕怕, 我又没所谓㖞, 还觉得几得意呢。龙门大斋煲: 一锅不算很大的杂菜煲, 除了卖相还可以之外就没啥特别了。酥炸海苔卷拼玉兰丝: 两样都是炸物, 大家兴趣不大; 玉兰丝其实是加了海苔的脆浆炸冬菇丝。翡翠素粒角: 其实是豆腐切薄充当饺子皮, 内褢甘笋冬菇粒等的豆腐角, 食味清淡 (其实是太淡了), 不过肯定够健康呀,
记牛年年尾的一顿团年饭聚。
搞手为了迁就吃素的同事, 便订了来这里吃斋。南莲园池的确是清幽脱俗, 充满古都风情 (不过拍照时偶尔会穿崩), 而龙门楼就位于水车旁, 外面还有个瀑布, 很有情调。门口不算好找, 穿过门外的长廊, 地下用餐的地方其实跟普通酒楼差不多。
一行16人分了两张长枱坐。点菜方面, 大家也懒得想, 见有个什么园池素宴的八人套餐, 便一边点了一套。
这里的斋菜走精致风格, 还要标榜健康, 食油是用葡萄籽油的, 都几迎合外地游客的口味。
甘香扎蹄 芥辣柚子粉皮: 这个头盘不错, 粉皮少少酸少少辣, 扎蹄基本上是腐皮褢些沙葛萝卜丝之类。
竹笙炖汤: 我挺喜欢的一味素汤, 菇菌味很浓郁; 同事吃到底下煲腍了的腰果频呼怕怕, 我又没所谓㖞, 还觉得几得意呢。
龙门大斋煲: 一锅不算很大的杂菜煲, 除了卖相还可以之外就没啥特别了。
酥炸海苔卷拼玉兰丝: 两样都是炸物, 大家兴趣不大; 玉兰丝其实是加了海苔的脆浆炸冬菇丝。
翡翠素粒角: 其实是豆腐切薄充当饺子皮, 内褢甘笋冬菇粒等的豆腐角, 食味清淡 (其实是太淡了), 不过肯定够健康呀, 我吃了不少但同事们似乎不太欣赏。
杂菌焗豆腐: 餐厅阿姐叫这道菜的名字好像是什么「焗蚝」的, 听了也哑然失笑; 焗盅里先有一层烘得微黄的白汁, 下面是一片冬菇和豆腐。白汁很浓郁幼滑, 也有点奶香, 好奇下问阿姐素食店如何做出这个效果, 原来是用了植脂奶。可是吃到后来菇菌和豆腐都有少许出水了。
碧川石菌: 我觉得是全晚做的最好的一道菜, 以炸云吞皮为碗盛著炒鸡脾菇和杂菜, 配料的表面薄薄的铺上一层金黄的东西, 好像是黄金虾的做法; 我想该不会是咸蛋黄吧, 但又不知是啥, 总之是很香口惹味, 在其他同事呈半放弃状态下吃了半碟!
金丝扒时蔬: 单尾前的过场之物, 芡汁较多, 吃少少意思一下便算。
炒饭/炒面: 来的是炒饭, 有点松子仁, 炒的不够干身。
餐牌上本来写著有甜品和果盘的, 但不知怎么没有来。大家也懒得追究了, 因为都未够饱, 只在想著之后去哪里沟货!
如果日间来吃点心, 坐窗旁看看园景瀑布相信是不俗的选择, 也是招待外宾的好地方, 但晚上来吃饭的话就不太抵了, 当是给这里添点香油钱吧。而且这里收得早 (九时左右便关门), 离开的时候园区也几乎全关了灯, 要找路出去也要花一番工夫。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