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12-04
707 浏览
铜锣湾最近又有几间鮨店新开张,一直非常想去其中一间,奈何连续几个星期打电话订枱,皆获回覆已经满座。今天午餐实在非常想食寿司,临时临急打电话订枱再次失败,决定转移目标去另外一间新鮨店,竟然有位,还要系寿司吧枱,于是就来到了「鮨川」。典型在香港开设的鮨店,位于一栋以饮食及美容业务为主的商业大厦楼上,每层楼的面积即使以近年铜锣湾区的重建单幢式商业大厦来说,也属于偏细。电梯门一打开,就已经见到设在餐厅正中央的寿司吧枱,完全没有任何电梯大堂。寿司吧枱四边皆有座位,反而靠玻璃幕墙那面就布置了三张四人餐枱;这一种布置方法以鮨店来说十分少见,可能餐厅面积实在太细,需要尽量利用空间罢了。整体装修环境也比较普通,即使寿司吧也只采用了复合物料,并非传统木材,及不上其他大部份鮨店的格调。午餐定价合理($250 至 $380),即使是午市厨师发板,也只是 $580;与铜锣湾其他同级的鮨店比较,更加显得抵食。可能才开张了一个月左右,仍然在试业阶段,客人并不多;笔者是第一批客人,就算到了下午一点,寿司吧仍然有空位。烤银雪鱼脆片($48)是近期很多鮨店喜欢采用的餐前小食;可能「鮨川」定价不算贵,所以没有免费供应,不过
鮨店午市定食必有的沙律、前菜及茶碗蒸当然少不了,至于味噌汤,「鮨川」是在食完主菜最后才奉上。沙律是日式胡麻酱蔬菜沙律,胡麻酱略嫌多了一点。前菜是紫菜 炸鸡肉卷,冻冰冰兼且加了一大抹劲酸的日式吉列炸猪扒酱汁,都几难食。 茶碗蒸加了一抹很稀身的昆布芡汁,由于唔够稠身,加上蒸蛋同样太稀,已经做不到应有的口感;味道与其他鮨店所采用的蟹肉浓汤芡汁比较,就更加有一段距离。味噌汤是最普通的口味,只有几粒豆腐及小量鲜海苔;味噌香气一般,不过味道较淡,适合香港人口味。 沙律、前菜及茶碗蒸全部麻麻地,本来对 寿司也没有太大期望,估唔到特上寿司御饍($330)有惊喜。虽然并非什么特色食材,但每一贯寿司的食材质素都非常新鲜,味道也在水准之上,只嫌造型未够靓。
鲆(左口)、深海池鱼、间八虽然只是普通食材,但色泽鲜明,很新鲜。赤贝更是刚刚入来坐低之后,亲眼目睹小师傅在 寿司吧枱后新鲜开壳、清洗及处理。 最钟意食的海胆太冻,味略苦、唔甜,缺少了海胆独有的鲜味,味道非常一般,实在有点失望。牡丹虾配虾籽,多了几分咸香。
酱油渍吞拿赤身配蒽白丝。由于吞拿赤身是即场浸渍,唔知是否处理时间唔够长,亦没有经过先浸渍、后熟成的过程,味道与普通赤身没有太大分别。共有三件火炙 寿司,分别是金目鲷、左口鱼边及赤鯥,也是造型最差的三贯。若果只论味道及油脂的丰富,其实全部在水准之上,但卖相就非常一般,无论鱼鲜切功、寿司外型、火炙技巧(焦香唔明显)皆处理得有点马虎;需知道一贯美味的寿司必须味道及外型同样达标。 大とろ之后就是吞拿鱼腩蓉手卷。吞拿鱼腩蓉竟然并非预先准备好,师傅从鱼鲜木盒取出吞拿鱼腩的零碎部份,加入葱花即场剁出吞拿鱼腩蓉,之后洒上芝麻再包制手卷,新鲜度爆棚。 与其他 寿司或刺身午市御饍比较,照烧牛扒御饍($260)额外多了一客刺身,有赤身及深海池鱼各两件,质素同样喜出望外。 牛扒配搭一团橙黄色的南瓜蓉,颜色鲜艳、味道香甜,又可减低油腻感,很聪明的烹调方法。虽然只是普通美国牛肉,但选用的级数不错,充满牛味之余、肉质亦够松软,黏附着牛扒的少许牛脂肪亦烤得够香口。火喉控制在六七成熟左右,肉汁保留得很丰富;日式照烧汁未算非常甜,个人口味认为刚刚好。 甜品并非最普遍的日式雪糕,而是日式糯米糕,一粒沾了芝麻末、一粒沾了绿茶粉,烟烟韧韧、甜甜地,但又唔会太甜,都几好味。 今日试了 寿司,亦试了一款熟食;虽然沙律、前菜、茶碗蒸及味噌汤非常一般,水准甚至比不上其他同级数鮨店,但主菜质素就可媲美其他竞争对手;尤其是寿司所采用的食材更加是非常新鲜。虽然师傅手艺尚有改进空间,譬如寿司造型唔够靓、火炙技巧亦处理得唔未够好;但综合价钱考虑,绝对有力在铜锣湾的鮨店竞技场阵脚阵脚。执笔期间才发现原来这一顿午餐共食了13贯寿司,可能因为过程中换了师傅,所以送多一贯。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