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6-16
723 浏览
为了找还我远行之前到澳门工作的时数入港澳码头。有时会相约朋友一同晚饭, 有时只匆匆吃过便算。这天完结了工作, 本来应承了朋友到氹仔美酒佳肴节逛逛支持, 兼且去吃吃喝喝。可是当去到发觉这个跟香港的规模好像有太意想不到的落差时, 心中已经沉了一下。后来看到些香港的朋友陆续现身, 并道一同吃个晚饭回港, 于是在快去快走的情况下, 大家便来了这里吃吃。这次来吃, 没有太大的指引, 只是随一个香港人的角度心凭而发。咖哩全, 相信有名的也是咖哩吧! 这个咖哩崩沙腩所用到的咖哩底并非印度尼泊尔般香料极强的; 又不是马来西亚式椰香味重的; 更不是香港的只用黄姜粉咖哩粉的种类; 而且富有缅甸西亚特色与澳葡人口味结合的特别品种。咖哩汁不浓稠, 但加上洋葱蓉后又不算太稀。红油露面, 黄姜粉较少, 咖哩粉香料味不太重。吃下来, 无论拌饭还是拌法饱薄饼都是不错之选, 唯伴以薄饼怕太稀的汁流到手中。牛腩声称是用上崩沙腩这个极好的部位, 炆至晶莹的水晶边, 带给人无限的弹性与口感。可是试问一只牛又有多少崩沙腩位呢, 然而看其肥膏比例和甘香, 相信混上一部分肥腩亦不稀奇。可是两者味道十分好, 只是略嫌肉质未炆得够稔,
为了找还我远行之前到澳门工作的时数入港澳码头。有时会相约朋友一同晚饭, 有时只匆匆吃过便算。
这天完结了工作, 本来应承了朋友到氹仔美酒佳肴节逛逛支持, 兼且去吃吃喝喝。可是当去到发觉这个跟香港的规模好像有太意想不到的落差时, 心中已经沉了一下。后来看到些香港的朋友陆续现身, 并道一同吃个晚饭回港, 于是在快去快走的情况下, 大家便来了这里吃吃。这次来吃, 没有太大的指引, 只是随一个香港人的角度心凭而发。
牛腩声称是用上崩沙腩这个极好的部位, 炆至晶莹的水晶边, 带给人无限的弹性与口感。可是试问一只牛又有多少崩沙腩位呢, 然而看其肥膏比例和甘香, 相信混上一部分肥腩亦不稀奇。可是两者味道十分好, 只是略嫌肉质未炆得够稔, 如果再多一小时, 相信会炆得更好味。
整体餐厅水平都可称满意, 同场香港的朋友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更让我们值得推介的是他们的细心服务, 看我们几人大汗淋弥的样子, 餐厅掌柜专程跑过来帮我们安排冷气, 由进店, 转枱到埋单, 都享受著日本人般的细心服务态度, 这是难以置信的。就连在五星酒店服务多年的朋友都不相信在这小菜店中也可有如这般的服务, 说回来真叫那些香港自以为厉害的餐厅店员为之汗颜。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