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12-08
160 瀏覽
以往要「鋸扒」,通常是大時大節或有朋友生日才會,而且一定要光顧大餐廳或扒房;時移世易,現在要吃鐵板餐,於快餐店,甚至茶餐廳也隨時可以,但風味始終不復以前。今晚與朋友二人便來到深水埗的老牌餐廳來懷舊一下。單看懷舊的門面和門前兩個水牌,便知飛鷹歷史悠久。推門一進,傳統深棕色的裝潢與昏黃的燈光,彷彿帶大家回到二十年前的茶室般;加上舊式出菜水吧、運送食物的小升降機及方型摺檯配上紅白格檯布,現在已不復見了。傍晚六時許客人不算太多,但每位到來的客人也被要求搭檯而坐,四人卡座隨時擠上五六個人,地方擠迫得連放個手袋也不可能。 食物方面,這裡有一般的西餐快餐,但大部份客人來到也是「鋸扒」的。而我們也順應潮流點了兩個鐵板餐。 餐包:首先上檯是巨型的餐包,單是高度足有十厘米。 餐包拿起仍是暖的,味帶微甜,但如果能鬆軟一些會更好。由於份量十足,很多客人沒有吃便直接向店員索取膠袋打包拿走。 餐湯:餐湯選了羅宋湯,雖看不到有太多材料,但味道很好,不太辣卻惹味香濃,水準之作。 鐵板黑椒牛柳:牛柳較為薄身,乍眼看以為上錯了普通牛扒。牛柳肉香不重,有幸肉質尚算嫩滑,但似乎部份是鬆肉粉的功勞;黑椒汁較為溫和
單看懷舊的門面和門前兩個水牌,便知飛鷹歷史悠久。推門一進,傳統深棕色的裝潢與昏黃的燈光,彷彿帶大家回到二十年前的茶室般;加上舊式出菜水吧、運送食物的小升降機及方型摺檯配上紅白格檯布,現在已不復見了。
傍晚六時許客人不算太多,但每位到來的客人也被要求搭檯而坐,四人卡座隨時擠上五六個人,地方擠迫得連放個手袋也不可能。 食物方面,這裡有一般的西餐快餐,但大部份客人來到也是「鋸扒」的。而我們也順應潮流點了兩個鐵板餐。
餐包:首先上檯是巨型的餐包,單是高度足有十厘米。 餐包拿起仍是暖的,味帶微甜,但如果能鬆軟一些會更好。由於份量十足,很多客人沒有吃便直接向店員索取膠袋打包拿走。
餐湯:餐湯選了羅宋湯,雖看不到有太多材料,但味道很好,不太辣卻惹味香濃,水準之作。
鐵板黑椒牛柳:牛柳較為薄身,乍眼看以為上錯了普通牛扒。牛柳肉香不重,有幸肉質尚算嫩滑,但似乎部份是鬆肉粉的功勞;黑椒汁較為溫和,香辣不足,加上位置擠迫,「鋸扒」時有點不自在,令興緻大減。
餐飲:牛柳還未吃完,店員已趕著問及餐飲,最後草草選了凍檸茶。雖不致用上普通水杯,但份量比坊間食店的餐飲較細,茶味亦只是一般。
舊式扒房現在已買少見少,但在懷舊的環境,用上現代經營手法:檯凳放得越密越好,催趕式的落單埋單,務求做得更多生意;慢慢享受變成吃快餐,再加上擠迫的環境,再吸引的美食也令人食慾大減。何況著名的鐵板質素也只屬一般,如果單靠一個「老字號」,不改改經營模式,最終也會被時代巨輪吞噬吧。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