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9-11
505 瀏覽
那個 Happy Friday 跟平日不一樣,同樣是吃飯去,可是主角換成了飯後的活動。老公的兩位同事也主動參與,為爭取時間就選擇了他們辦公室所在地的灣仔,Spicy House 跟曾是我最喜歡的泰國餐廳穌棧位於同一街道上,飯後便可一同出發。 Spicy House 陳設簡單,給我最深印象是那道拼合了蝦肉與白兩種色彩的牆壁。一籃圓圓潤潤的香芒吸引了我的目光,真想一口咬下去。還未到7時便到達 Spicy House,到達時幾位泰國工作人員還未進入工作狀態,一邊吃東西一邊以泰文交談,起初還以為他們是老闆,原來也是受僱的。他們對我左影右影甚為好奇,一度被懷疑是來索料開泰國餐廳,可惜我這小黃毛只愛吃,未有開餐廳的大志。從薄薄椰肉得知椰青很幼嫩,椰清水更是清甜可口,若能再冰冷一點就完美了。橙黃的湯面隱約透出紅色的蕃茄與白的菇類,一看令人垂涎!冬蔭功的酸、甜、辣與香料味道也算達到標準,蝦隻採用了本地的基圍蝦,新鮮且用量可不少,唯基圍蝦不屬肥美的蝦種,加上並沒有其他海鮮配撘,令湯底缺乏香氣與鮮甜,帶不出冬蔭功的精髓。豬頸肉本是泰國食店十拿九穩的菜式。但 Spicy House 的豬頸肉偏偏是了無生氣,
還未到7時便到達 Spicy House,到達時幾位泰國工作人員還未進入工作狀態,一邊吃東西一邊以泰文交談,起初還以為他們是老闆,原來也是受僱的。他們對我左影右影甚為好奇,一度被懷疑是來索料開泰國餐廳,可惜我這小黃毛只愛吃,未有開餐廳的大志。
肚子被填得滿滿,可是心靈上卻未得到滿足!當晚初嘗 Spicy House 的泰菜,感覺廚功不夠細緻,未能將泰菜的風格帶出,水準只是一般而已。總括出泰國廚師不一定是信心的指標,無論哪一國的菜式,廚師的用心才是真正美味的關鍵。
題外話/補充資料:
"Spicy House" 面積不大,大約有6至7座桌子,而且桌與桌間相距不遠。不論下單或招呼客人主力都落在同一位女侍應身上。女侍應應是來港多年,聽她流暢的廣東話、不耐煩的態度與及沾染了港人冰冷的板臉便可略知一二,只好想像她是我從未遇過較為另類的泰國人吧!
新安裝的冷氣明顯不夠涼快,再吃上一點辣,渾身熱氣!女侍應說是這個模樣,要問問老闆。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