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8-10-24
1264 views
與太太去馬鞍山體育館參觀中國國術表演,及去看太極服裝後,就去新港城食晚飯。之前曾去過一間食完就說不會再去的餐廳,今次正在躊躇著不知食甚麼之際,卻見到這間餐廳,上次想光顧時卻沒有位,今次如果有位就一定要試一試。莆田這名字在上次新加坡朋友來港時曾聽他提及過,原來這源自新加坡的福建菜餐廳很有名氣, 開業18年間已經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台灣、香港、上海及北京等地開設超過五十間分店,屢獲獎項,並連續兩年在新加坡獲米芝蓮一星獎。進軍香港四年已開設了八間分店,銅鑼灣店更連續三年成為米芝蓮推介餐廳,果然來頭不小。進入餐廳時已經差不多滿座,幸好還有一兩張枱,不致再碰壁。店內也有很多座位,還在牆上裝了很多玻璃鏡以增加空間感,另牆上還有些用紅磚作裝潢以添樸素的觀感,餐枱則以雲石面鑲嵌木框,結實耐用及易於清潔。第一次正式食福建菜,見餐牌上甚多選擇,很多菜色都想試,奈何只得兩人,唯有先揀幾款來試,我們點了10醉中的4樣:蝦苗拌頭水紫菜($52)、酥炒芋芯($89)、百秒黃花魚($69)及莆田滷麵($82),另加本期推介的紅菇燜豆皮($188)。先來的是免費的前菜油泡紫菜,味道清淡,勝在脆口。然後是莆田10
莆田這名字在上次新加坡朋友來港時曾聽他提及過,原來這源自新加坡的福建菜餐廳很有名氣, 開業18年間已經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台灣、香港、上海及北京等地開設超過五十間分店,屢獲獎項,並連續兩年在新加坡獲米芝蓮一星獎。進軍香港四年已開設了八間分店,銅鑼灣店更連續三年成為米芝蓮推介餐廳,果然來頭不小。
進入餐廳時已經差不多滿座,幸好還有一兩張枱,不致再碰壁。店內也有很多座位,還在牆上裝了很多玻璃鏡以增加空間感,另牆上還有些用紅磚作裝潢以添樸素的觀感,餐枱則以雲石面鑲嵌木框,結實耐用及易於清潔。
第一次正式食福建菜,見餐牌上甚多選擇,很多菜色都想試,奈何只得兩人,唯有先揀幾款來試,我們點了10醉中的4樣:蝦苗拌頭水紫菜
($52)、酥炒芋芯($89)、百秒黃花魚($69)及莆田滷麵($82),另加本期推介的紅菇燜豆皮($188)。
先來的是免費的前菜油泡紫菜,味道清淡,勝在脆口。
然後是莆田10醉之一的蝦苗拌頭水紫菜,頭水紫菜是每季紫菜收成的第一造,比較嫩滑及營養價值較高,我到潮汕南澳時也試過。紫菜加了麻油及有少許醋酸味,再拌以白蝦苗,味道香滑爽口,開胃醒神,真的會吃到停不了的。
$52
2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另一10醉之一的酥炒芋芯,但見只有十來件切成長條形的芋頭,上面放了些紫洋蔥,但賣價卻在前列之中,想必是製作過程繁複有關。芋條外面有一層糖膠,做成外脆的口感,令人聯想起潮州菜的反沙芋,不過酥炒芋芯不用沙糖而用糖漿,而且炒得十分乾身,味道倒還不錯。
$89
1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百秒黃花魚的名字特別,詢問店員時她答是真的煮百秒。魚身開雙飛,使受熱程度均勻,魚肉保持嫩滑而沒有腥味,魚湯鮮甜,加了薑蔥,沒有重胡椒的味道,取價亦很合理。
$69
15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而今期推介紅菇,原來是產於福建武夷山的野生真菌,湖南及廣西也有出產。紅菇是一年一度夏秋兩季,在高溫高濕的氣候下,於茂密椴木樹下的沃土上自然生長,在雨季後每季生長大約15天,而且需要在夏季的凌晨四個小時內採摘,所以非常難得。紅菇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多糖、氨基酸、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及維生素,有活血化瘀、補腎強身、降膽固醇及抗癌細胞轉移的功效,非常珍貴,是閩南婦女產後的補品,當地有所謂「從來無種,四季無花,越嫩越好食,越老越有渣。」的說法。
紅菇含有天然色素,遇水變紅,所以紅菇燜豆皮端上來時看似是溫公齋煲。除紅菇外,亦有乾貝、蟶乾、蝦乾、鹽水滷豆腐及豆皮等6種主要材料,另外還有豬腩片、金針菇及香芹等,以小火慢燉而成,味道鮮甜。
$188
23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最後是另一道10醉之一的莆田滷麵,材料有大蝦球、蜆、肉碎、冬菇片、豆卜絲、紹菜及青菜等來煮米線、湯底十分之濃稠及鮮甜,爽脆的蝦球及蜆都很鮮味。
$82
3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平均消費每人$240,仍有興趣下次來試其他的菜色。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