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46
25
Opening Hours
Mon - Sun
12:00 - 00:00
Above information is for reference only. Please check details with the restaurant.
Signature Dishes
7-4-2013 (星期日)是日跟媽媽於旺角逛街,行經某戲院附近,頓時發現原址在太子的【正宗上海山煎皇】就在眼前。見尚未吃午飯,我們二人就決定駐腳在此啦!自助形式的在點餐紙上剔食物及數量,交給店員就會有單放回檯上。先上桌的是四川麻辣燙。嚐辣的的我由於要遷就媽媽的原固,總覺得小辣的辣味與麻的程度均不夠。再來就是新鮮熱辣的土匪雞翼。這個味道很好,唯較為咸了一點。最後是主角山煎包。相信亦是新鮮煎出來,要小心翼翼的往口裡送,免燙傷小咀~涵了十足亦多汁,可惜包皮的底部太硬,像翻煎般。
continue reading
對這家店的印象挺深刻的, 或多或少是因為由前樂隊Bliss成員Oscar所開設, 得知他當年毅然放棄娛樂事業, 到上海學藝後便回港創業, 一手一腳打造屬於自己的美味。 需知道背後那份決心和動力, 也是相當大的。 當然愛吃的我還是著重食物本身, 時刻在找機會探求真味。店子清一色供應上海美食, 由湯、冷盤、包點都找得到, 只見門口那大鐵鑊, 填滿密密麻麻的肉包子, 看來很對胃口, 令人萬分期待。 即點即煎的關係下, 實需要耐心地侯上一會, 但見如此有誠意, 也是值得的。 生煎包一客$22有四隻, 個子的骰, 計起來還是比餐館相宜。 當時座內僅餘的位都坐滿了, 索性在街頭立食。看包身一片雪白, 不是脹卜卜圓潤的樣子, 反而有點凹凸不平, 面頭灑了些葱花和芝麻, 多添幾分香口色水。 整個底部呈現誘人的焦黃色, 成了一塊結實的脆皮。 小心翼翼咬下頭一口, 生怕裡邊的湯汁濺出, 會燙傷咀, 外皮不過厚, 柔軟不感死實, 但就是不太像麵包軟綿的質感, 倒像水餃皮, 組織較薄身, 同時間又感受到一份酥脆, 藏著滿滿的肉餡, 鬆軟鮮嫩, 邊吃肉汁邊感受到豐盈的肉汁, 難得一點也不混濁, 反是那麼清甜不油膩, 豬肉切得幼細, 不乾鞋, 肥瘦相間下更富油香, 同時間嚐到脆、酥、軟, 算是另類的感覺。期間見店主每事親力親為, 參與不同的崗位, 比一些掛名的明星小店, 來得更親切有好感。 這次初訪令人滿意, 未知其他食物質素又如何? 以廿多元有這樣的質素, 也算難得, 奈何旺角始終不常踏足, 再次的走訪不知等上多久了。
continue reading
今日突然好掛住上海既生煎曼頭, 無奈唔可以立即飛去上海.... 想起小儀介紹旺角有間小店舖, 上openrice找, 專登坐的士去食.店舖坐位得幾張, 而且係高椅, 好難坐, 但其實都冇expect過要坐得舒適. 叫了客小籠包, 4隻有兩隻都是穿了, 上面D皮是硬的, 而想信是翻蒸的. 糖醋排骨, 都幾唔好味, 但絕不及棻飯, D米D味甘既唯一好D係鍋貼, 皮厚小小, 但D淊OK, 生煎包也OK, 但湯汁未及上海食果D.總括而言, 有D失望.
continue reading
生煎包是我最愛的包點之一,今天專程來試歌星賣的生煎包。大約七點多鐘來到星期六晚上店內一個人客也沒有?女服務員態度很好知到我想點生煎包及豆漿時建議我轉配紅油抄手的套餐,只須另加四元。生煎包很快就送到,我本來想說他們搞錯了,因為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生煎包。回頭望向廚房煎生煎包的大鍋,裡面賣剩的二十來個生煎包全是這樣,看起來包子在鍋內已經放了一段時間;對比牆上海報生煎包的樣子可是完全不同。吃了一口樣子像糯米糰的包子,麵皮乾硬雖然餡料有點湯汁但四個裡面多寡不一,包的底子也不鬆脆只得一個硬字,為了不想浪費只有吃了肉餡及較為軟熟的麵皮也就算了;肉餡的味道還是可以的。喝了一口豆漿不冷也不熱,味道與一般豆漿不同也就不敢再喝了。跟著來的紅油抄手,餡料少得可憐醬汁又不是傳統的味道,完全唔掂只有放棄。我嘗試為歌星計算他的運作,店子雖小但是要賣七種不同的麵點、六種泠菜、四款麵食再加上酸辣湯與菜飯。店鋪細小工作面積不大如果不是集團式運作有中央廚房,又真的像媒體專訪所說每天要賣過千客的生煎包再加上其它出品,人手唔夠要搞這麼多種類的出品可能每個水平都會拉低,為何不集中火力真真正正的做好一兩樣出品呢?我回頭望了一眼廚房裡面翹著腳正在講電話的歌星有點替他著急,假如包子真的做厭了不如早點回去唱歌吧(店子請專人打理可能成績會更好一點)。附上大陸麵點師王強師傅介紹生煎包的作法,這是傳統的做法也是我喜歡的生煎包。
continue reading
1:23 —— 在香港的日子僅僅佔有我這個土生土長上海人的人生的二十三分之一365 —— 來到香港之後雖時不時回上海複診探親等等,但好像每一次回鄉都從未跑去光顧上海幾家做生煎包出名的店鋪來回味上海的味道,現在算來,自己與許多上海小吃已是有超過一年未曾相逢,前段日子吃著這裡的冰皮月餅以及廣式月餅,就突然十分想念上海的鮮肉月餅!於是,連著幾周便開始不自覺的在周圍尋找頗有口碑的上海味道(不包括那些已經改頭換面走高檔路線的上海菜館)。上海眾多小吃中,自己最愛的要屬生煎包與鍋貼,還記得【小楊生煎】的招牌大個頭生煎包,最愛那厚到不行咬口硬脆的厚底以及做的超薄的麵皮,咬開個小口瞬間湧出滾燙鮮甜的肉汁!小小個的鍋貼麵皮既薄又軟,厚底稍軟韌些,裏面抱著晶瑩蛋白色的肉餡,伴著鎮江醋來食,一口一個不提有多滿足!還記得某週三夜晚看TVB 的【街坊美食】介紹到旺角的街坊美食,其中之一便是這家專營上海小食的小店,出名的當然是香港人比較熟悉的生煎包以及小籠包;這日特地到訪想要來驗證一下是否名副其實的“正宗”;店鋪小小的,生煎包,小籠包,豆漿,菜飯這四大上海本地小食(菜飯不算小食吧。。。)可以單買也可以組合跟餐,價格都在二三十多也算是經濟之選;這日掃蕩旺角任務頗重,故只點了一客四隻生煎包外加一杯凍豆漿來嘗味道,八達通拍佐之後(幾方便)便可領了電子單入內與靠牆處設立的高臺座等候。整個店鋪以仿紅木家俬的木板裝飾,稍顯“暗搓搓”,醬油、醋、辣油也是準備齊全,無需抬頭便能將餐牌一覽無遺,其實選擇也不算少,除了一些上海小食之外,也有幾道簡單的小菜,隨手買幾個回家享用也是假日裡不開爐灶的爛方法;新推出的芝士蟹柳小籠包售價不平,不過芝士蟹柳應該很迎合香港人的口味吧,要是問我這個上海人,小籠包若要弄點新奇的餡料出來,首先想到的便是“蟹”這個精品材料!蟹粉小龍大家應該都吃過,但若要真的做的出色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萬條思緒之下,自己一下子又懷念起了上海王家沙的蟹粉湯圓,大過乒乓球的湯圓糯米軟韌,裏面則是包著湯汁的蟹粉肉餡,一口咬下蠟黃色帶著油花的蟹粉湯汁立刻飄滿一整碗米湯之上,每每到了元宵佳節,媽媽總是要刻意買來王家沙的湯圓一家同樂啊!開放式的廚房讓在另一邊等候的顧客可以看到生煎包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最裡邊則是老闆兼麵點師傅兼某轉行明星這個多重身份的靚仔不緊不慢地搓著麵團,靠門口處另一男仔照顧煎著的一籠籠小籠包以及大鍋蓋之下的生煎包子;無需等多耐,四隻白白胖胖的生煎包便上桌;賣相上與牆上的宣傳照差別可是不小,生煎包煎得好像時間不夠足,麵皮過於白嫩少了份坊間的爐氣,印象中的生煎包頂層應要揉起一圈尖尖部份,這一份的則是均一的圓滑;白芝麻寡了許多,最重要的是少了綠油油的香蔥,賣相上大打折扣;為何賣相會如此“偷工減料”,老細的回答倒也誠實直接,夏天來食生煎包的人流並不多,用來煎生煎包的大鍋子若是排列整齊得用,煎出來的生煎包必然會供大於求,一是浪費二是虧本,故一鍋的數量就大大減少,如此做的下場便是煎的過程中包子與包子之間的空隙過大造成麵粉橫向發展而非向上蓬鬆,出品的生煎包當然就會變成這樣胖胖圓圓的;反轉個身來看底部,整個厚度應該是香港人偏好的,對於我則會有小小的不滿足,到底自己還是喜歡那種一口咬下好似咬不到底的超厚麵粉的口感;淋上些香醋,便開始嘗味道,麵皮做的還算薄,輕輕一口便破開個小口,蓬鬆的內部空間里充滿燙口的肉汁,湯汁極豐富,味道鮮甜,肉感稍有不足但如此也就不會覺得油膩;底層的厚度只比麵皮厚佐稍稍,不過好在口感也頗脆口,稍硬的底層咬下去脆卜卜的帶著焦香,內層則是煙韌的麵粉層軟軟的吸收些肉汁;包著的肉餡個頭不小幾乎是塞滿整個生煎包的內部空間了,很是足料,肉餡捏的緊實不鬆散,以精肉為主鮮有肥膩,不偷工減料,這一點相當重要,混這些切碎的大蔥以及薑絲來調味,鮮咸中帶著清甜,口味比上海的正宗生煎包要來的清淡些,要論正宗的程度我大致能給到七八分像的評價,麵皮與底部的口感是有不足,但豐富的湯汁,足料緊實的肉餡,相似度頗高的口味已是不容易!得閒也與老細聊幾句,得知我是從上海來的,老細也樂得聽取些坊間的建議,那我也毫不客氣給老細指出需要改進之處;其實生煎包除了那個底與薄皮之外,還是口味最重要,自己則覺得上海正宗的生煎包,調味上要更濃重一些,通常在糅合肉餡的時候,會加入大量薑絲以及料酒進行調味,一方面可以去腥另一方面也使得煎煮時肉餡能發揮出更大的香氣與肉香,吃的時候也更有風味一些。╮(╯▽╰)╭臨走之前給工作中的靚仔老細照個像,真沒想到原來也是個明星啊~這是我在香港碰到的名義上的第一個明星啊!!!(即使是轉了行的!)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