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6-04-09
507 views
某天路過銅鑼灣發現了間有趣食店,裏面的職員拿起工具左撈右撈,突然,眼前器皿冒出一團白煙,畫面就像中學時代的化學課。原來這是一間立食餐廳,標榜以平民價錢品嚐分子料理。如此好玩的地方,怎能少得小妹的份兒?店子簡約潔白,配以藍紅燈光,帶點科幻感覺。開放式廚房放著多部儀器,加上各式各樣不銹鋼用具,令餐廳看似一所實驗室。舖頭面積細小約能容納10人,只有玻璃吧枱不設座椅,如此安排除了節省地方,亦能使客人看清廚師製作食物的過程。現時推出的Tasting Menu共有6道分子美食,晚上18:00光顧可享早鳥價惠$150/位,其餘兩個時段19:00及20:30則收$200/位,定價親民。廚師準備就緒便會開始烹調,緊記準時赴會,否則便會錯過講解及精彩的表演。食客遇到問題亦能即席提出,過程非常互動。柚子醋浸日本溫室蕃茄 第一道菜引入了「有汽作用」,廚師先將溫室蕃茄浸於柚子醋中,然後注進二氧化碳,務求營造汽水面層泡泡效果,最後撒上少許香草乾。去皮蕃茄清新酸香,可惜裏面的氣泡不夠密集,未有那種一咬爆發的感覺。柚子醋調得頗酸,具醒神開胃的作用。哈蜜瓜分子晶球配西班牙黑毛豬火腿第二道菜採用了「晶球化作用」,即是把哈
第一道菜引入了「有汽作用」,廚師先將溫室蕃茄浸於柚子醋中,然後注進二氧化碳,務求營造汽水面層泡泡效果,最後撒上少許香草乾。去皮蕃茄清新酸香,可惜裏面的氣泡不夠密集,未有那種一咬爆發的感覺。柚子醋調得頗酸,具醒神開胃的作用。
第二道菜採用了「晶球化作用」,即是把哈蜜瓜汁凝結成蛋黃形態,看著液體變晶球的過程,確是十分神奇。廚師將哈蜜瓜球放在黑毛豬火腿面層,再在頂頭加上薄荷晶體。一啖放入口中,哈蜜瓜球立即爆開並流出濃汁,與散發橡果香的45個月黑毛豬火腿結合,又鹹又甜、又乾又濕,口感複雜有趣。
第三道菜使用分子料理常見的「液態氮」。廚師在湯勺裏唧進酸忌廉,加入三文魚及薯仔粒,再蓋上另一層酸忌廉,接著將之放入液態氮裏極速冷卻,變成一個硬球,最後在面頭劑上刁草油。製作過程中冒出大量白煙,夢幻迷離,叫人興奮。
吃時需要用匙把硬球敲破,動作不能怠慢,因為外殻很快便會變軟,脆片質感輕盈,瞬間在口腔溶化,味道就是熟悉的刁草酸忌廉三文魚,但今次卻以不同形態出現,感覺特別新鮮。
「乳化作用」乃第四道菜應用的技術,成品是一杯綿密的龍蝦慕絲,質感鬆厚入口即化,然而濃郁得令人意外,配合魚子醬和紅椒粉,帶有鹹度和辣勁,使味道更有變化。底層是經過慢煮的椰菜花,奇怪是仍然爽口,味道則不甚突出。廚師建議吃時不要撈勻慕絲,而是由上而下進發,才能嚐到不同層次。
第五道菜採用「即席煙燻」手法,之前曾在不少餐廳見過,相對普通。小妹反而對處理雞胸的做法更有興趣,聽聞是以61.8度熱力慢煮約40分鐘,溫度十分「了能」,廚師解釋此乃經過反覆研究,成品「未必最滑,但質感一定最好」。煮好的雞胸被放進玻璃瓶,再以火槍燒蘋果木,為其添上煙燻香氣。
或許期待太高,個人認為雞胸未夠嫩滑,水份亦未夠充足,不過已比一般明火製作腍軟。小妹挺喜歡那股煙燻味,由於瓶內加入了迷迭香,更加芬芳。
最後一道菜展示甚麼是「起泡作用」。當廚師把一樽白色泡泡端到面前,大家都摸不著頭腦,究竟這是何方神聖?原來是蒜蓉調味料!給我一百次機會也猜不中。此時店員又送來一個剛出爐的煲仔飯,裏面放了神戶牛面頰及雞心豆,燙熱非常。
各人按指示舀起一啖飯,再添一些泡泡,然後放入口中。飯粒咬落煙煙韌韌,吸滿鮑汁味道甚濃,加上輕輕的蒜蓉泡沫,十分惹味。牛面頰同樣經過慢煮,軟嫩無比,只用舌頭一抿即散,必試之選!之前幾道菜式份量不多,這個絕對可以填飽肚子!
快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短短一小時悄悄地溜走,也意味著課堂來到終結。一場晚餐,不單看到精彩的表演,學到從未聽聞的知識,也參與了一個搞笑的遊戲。想不到,懶惰的小妹竟有不願落堂的時候,世界變了!飲食文化也變了!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