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1-03-28
131 views
已是第二次,來到這間由艇家年代開始炒蟹,到今天已經成為中港台名人喜愛的"避風塘興記",是晚前來目的,是與來自台北的小V接風.她是我很欣賞的Blogger,早已閱讀她在台灣的吃喝玩樂文章,流暢平實而不做作的文筆,拍得很美的相片,是令人有看罷即想動身到台灣之衝動,因她私下與友人西打兄相熟,托西打兄之福,我們終於有機會相聚,心情非常興奮,同場的飯腳尚有西打的朋友,天生麗質的JT,與她的朋友.一行六人,來到品嘗馳名的避風塘辣蟹.不知道他們的規矩,如果訂了檯,但人未到齊的話,店員是不會安排座位的.但我們先到的四人,其餘兩位也會在短時間到步,到最後還可以就座.牆上的全是到訪過的名人簽名.不如大家又先行估估牆上的簽名是誰.小弟在四年前來過,點菜之重任落在我身上,詢問過大家嗜辣的程度,有什麼不吃,再看看每人的價錢預算,大慨已經想到吃些什麼.點好菜之後,店員突然拿一碟韭菜花來,問我們要不要?很像酒樓早市的點心亞桑,拿著來推銷一樣,原來是店方落單之誤,客人沒有點而剩出來,得知在其後的六小福沒有此味,既來之則安之,反正我喜歡韭菜花.韭菜花本身的味道已經很甜味,入口爽脆鮮嫩,燙過之後淋些醬油,將韭菜花的味道進
不知道他們的規矩,如果訂了檯,但人未到齊的話,店員是不會安排座位的.但我們先到的四人,其餘兩位也會在短時間到步,到最後還可以就座.牆上的全是到訪過的名人簽名.不如大家又先行估估牆上的簽名是誰.
豬利做得軟熟可口,沒有牙力也能予取予攜.魷魚同樣地充滿鮮味,入口爽脆.粉腸是此拼盤中最大之亮點,如果處理不好,粉腸會有一陣怪味,興記的粉腸,內壁保留著粉腸最重要的"粉",吃落甘香油潤,只有鮮味,全沒有任何怪味,伴碟的醬油錦上添花,當大家吃著這味很棒的粉腸,什麼膽固醇之險也一早置身事外.中間的豬肚,同樣地帶有鮮味,入口爽脆,面頭的菜心碧綠鮮甜.以這個價錢能吃到此六小福,是我輩食客之福.
油鹽水大蜆也是吃避風塘菜式之"鐵膽",呈奶白色,像豬骨/魚湯的油鹽水,先嚐一口,雖不及西貢的"六福"甜美,興記的胡椒味頗重,味道濃郁亦鮮甜,假若想吃得刺激一點,此油鹽水或是閣下心水之選.此道菜用上的大蜆,肉質飽滿鮮嫩,當然如果用上的是花甲公,這道菜便來得更完美.
另一味是古法避風塘炒蟹,亦是比較"古早味",用上豆豉醬來炒,感覺與金沙蟹相反,古法的一味是比較濕潤,豆豉醬濃香惹味,是截然不同的態度,但唯一一個共同點,就是一樣地好吃.
話須如此,來得興記,絕對不能錯過其鴨髀湯河,友人W一說到興記,為了鴨髀湯河,樂於一年來兩次.可想而知其攝人之魅力.鴨腿切件浸在湯河內,待時間將鴨汁與湯底之磨合.鴨髀質素固然佳,但志不在此,鴨汁的甘香油脂與鮮香的湯底,兩者渾然天成,味道更加濃郁但不混濁,層次感極強.河粉不知是否切過,比平常吃到的更加幼細,更加滑溜,索盡湯汁精華,頓成為天下美味.本來差不多叫停的我,還不是拿著湯碗,豪氣干雲一吃而盡.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