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6-07-13
18 views
去Inagiku,通常只食魚生和tempura,今次搞搞新意思,食鐵板燒。為我們處理佳餚的是一位十分年輕的師傅仔,Andy Keung。一入房己同我哋打招乎,笑容燦爛,精神奕奕,眼見其他老資格師傅正板着臉為客人處理食物,個人認為「笑容」並不代表「唔認真」,反而可為眾人增添食慾。我哋叫咗炒聖子、薄燒牛肉、炒飯。日本來的聖子和本地的不同,本地的較爽,日本的較淋,Andy炒得啱啱好,不老,味亦不過重。薄燒牛肉都唔錯,不過處理方法太普通,不見得比外間突出。炒飯係鐵板燒靈魂,十分蝦人處理,即管試一試Andy的手藝。見Andy攞了一盤仲出煙的白飯入嚟,己心知不妙。見佢好比心機炒,仲加咗啲秘製蒜調味,雖然效果末算perfect,飯唔夠乾身,味亦太淡,但亦無損心情,一樣吃得開心。
為我們處理佳餚的是一位十分年輕的師傅仔,Andy Keung。一入房己同我哋打招乎,笑容燦爛,精神奕奕,眼見其他老資格師傅正板着臉為客人處理食物,個人認為「笑容」並不代表「唔認真」,反而可為眾人增添食慾。
我哋叫咗炒聖子、薄燒牛肉、炒飯。日本來的聖子和本地的不同,本地的較爽,日本的較淋,Andy炒得啱啱好,不老,味亦不過重。薄燒牛肉都唔錯,不過處理方法太普通,不見得比外間突出。
炒飯係鐵板燒靈魂,十分蝦人處理,即管試一試Andy的手藝。見Andy攞了一盤仲出煙的白飯入嚟,己心知不妙。見佢好比心機炒,仲加咗啲秘製蒜調味,雖然效果末算perfect,飯唔夠乾身,味亦太淡,但亦無損心情,一樣吃得開心。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