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2-04-23
1439 views
我有一個愛吃懂吃的「憤青」朋友,常常都對香港人的飲食愛好/潮流鄙視不已,我記得他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許多香港人都說自己喜歡吃tiramisu,卻根本不知道tiramisu是甚麼,總之吃一口撤了可可粉的cream cheese就當自己是在吃tiramisu。真正的tiramisu是用超濃郁的mascaprone(當然也很貴,很多本地餅店當然不會用),加上強勁的酒味。這樣真正的tiramisu大概沒多少香港人真吃過,吃過也不會喜歡。」我不敢評論香港人有多懂吃,始終在OR也不時看見一些有質素的食評,但是朋友說得對,假的tiramisu真的充斥周圍,不只是街坊餅店,有時某些酒店自助餐的也是令人慘不忍睹。當然,如果食物做得好吃,其實它是否正宗,對我來說反而是其次。例如說,香港茶餐廳的凍鴛鴦、瑞士雞翼,街邊的格仔餅等,都是「不正宗」的西茶,但偏偏卻做出香港特色的美食。講到尾,最重要還是要好食。而且,不要掛羊頭賣狗肉。太子餅店是中產住宅區太古城內的街坊餅店,路過看見櫥窗裡的糕餅都做得比一般街坊餅店較精緻。當然跟銅鑼灣/尖沙咀那些人氣餅店的質素有段距離,但太子的價錢也便宜一截,似乎不妨一試,於是
我不敢評論香港人有多懂吃,始終在OR也不時看見一些有質素的食評,但是朋友說得對,假的tiramisu真的充斥周圍,不只是街坊餅店,有時某些酒店自助餐的也是令人慘不忍睹。當然,如果食物做得好吃,其實它是否正宗,對我來說反而是其次。例如說,香港茶餐廳的凍鴛鴦、瑞士雞翼,街邊的格仔餅等,都是「不正宗」的西茶,但偏偏卻做出香港特色的美食。
講到尾,最重要還是要好食。而且,不要掛羊頭賣狗肉。
另一方面,輕輕的一層“tiramisu"跟下面的”cupcake”就像兩樣分開的東西,沒有互起作用。這個蛋糕底貌似sponge cake,但沒有海棉的鬆軟,口感硬實。味淡如水,只有十分輕微的一絲咖啡味。
法式桑莓杏仁餅($20):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