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22-12-11
167 views
香港自20世紀20至30年代開始,不少上海人由於各種原因,開始遷移至香港,於是上海菜開始在香港大行其道。時至今日,香港見到的上海菜店舖數量,已經多如繁星,而且各有不同特色,琳瑯滿目。至於系唔系正宗呢種問題...各位高手就自行判斷,小弟就唔講野。今次試ge呢間滄浪亭,其實都有唔少系上海菜式入面,見到的「基本款」,例如:獅子頭。不過,小弟選擇左以下呢款聞名的麵款-「嫩雞煨麵」。呢碗老闆親自推介的麵食,其實配搭頗為簡單:雞肉、小白菜、幼米粉(?)同埋加左奶的雞湯。但系呢碗簡簡單單的湯麵,卻令到小弟覺得驚喜十足又舒服。幼粉其實唔算多,不過湯麵的碗好大個,而且裏面的白菜同雞肉已經切到細細塊,相信牙力相對吃力的長輩,亦可享受;雞肉尚算嫩滑,配上小白菜加添健康成份,幼米粉同樣做到掛湯的效果,增添幼粉的爽滑感。但成碗湯麵最令小弟覺得出色的地方,在於湯底。根據老闆介紹,呢個白湯底(小弟隱約飲到雞湯味,有錯的話又要麻煩高手指正)原來加左奶(牛奶?),成碗白湯飲落醇滑之餘,充斥著濃濃的奶味,兼夾小小雞湯味;由於小弟細個飲左好多年牛奶,所以成件事令小弟感覺舒服,尤其天氣開始轉冷,呢個奶白雞湯可以增添些少溫暖。
至於系唔系正宗呢種問題...各位高手就自行判斷,小弟就唔講野。
今次試ge呢間滄浪亭,其實都有唔少系上海菜式入面,見到的「基本款」,例如:獅子頭。
不過,小弟選擇左以下呢款聞名的麵款-「嫩雞煨麵」。
嫩雞煨麵+烤菇
$89
2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呢碗老闆親自推介的麵食,其實配搭頗為簡單:雞肉、小白菜、幼米粉(?)同埋加左奶的雞湯。
但系呢碗簡簡單單的湯麵,卻令到小弟覺得驚喜十足又舒服。
幼粉其實唔算多,不過湯麵的碗好大個,而且裏面的白菜同雞肉已經切到細細塊,相信牙力相對吃力的長輩,亦可享受;雞肉尚算嫩滑,配上小白菜加添健康成份,幼米粉同樣做到掛湯的效果,增添幼粉的爽滑感。
但成碗湯麵最令小弟覺得出色的地方,在於湯底。
根據老闆介紹,呢個白湯底(小弟隱約飲到雞湯味,有錯的話又要麻煩高手指正)原來加左奶(牛奶?),成碗白湯飲落醇滑之餘,充斥著濃濃的奶味,兼夾小小雞湯味;由於小弟細個飲左好多年牛奶,所以成件事令小弟感覺舒服,尤其天氣開始轉冷,呢個奶白雞湯可以增添些少溫暖。
至於小食,老闆同樣熱心推介「烤菇」比小弟試,不過呢個菇就好特別。
碗「烤菇」其實有加到少少木耳,木耳算清爽;不過個菇似乎唔覺有烤過的痕跡,反而因為碗入面的醬汁,成件事反而有種甜甜酸酸的感覺。呢個小菜,似系開胃小菜多D;當然同樣系好好食,值得推薦。
呢間滄浪亭,其實都有唔少高手推介過,小弟呢次幫襯果陣,由於「選擇困難症」發作,於是膽粗粗問老闆有乜好推介;老闆非常熱心講左上面個兩款菜色,而且全程非常有禮貌,對住客人永遠斯斯文文,「唔該前唔該後」。就算小店環境頗為狹窄,小弟都可以抱著享受的心情,親嚐老闆的推介,連帶小弟緊張的壞習性,都可以稍為減退。
臨走個陣,老闆就算十分繁忙,都同小弟禮貌地推介埋醬油湯底的麵食(唔系hardsell);淨系呢種親和力,小弟已經bookmark左呢間小店,絕對會問機會再幫襯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