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1-07-04
30 views
因為蔡生的「點石成金」,令紅磡殯儀街街頭的聯記川王其門如市,後來斷了光顧一段時間,據知已經轉手,水準也變得不太穩定。其實不遠處的紅磡道,另有一間川粵,其老闆一家,也是地道的四川人,亦定期向家鄉入貨,其川辣之味,也有一定的地道性。看其店名,就知道此店既有「川」吃之餘,也有「粵」味。後者主要以供應米線為主,採用現今流行的「車仔」方式,配料自行點選,也有清湯及麻辣湯底。不過正值天熱,胃口欠佳之下,好應該來數道辣食來刺激一下食慾,今次決定「捨粵取川」,看左下角的的選擇也有不少,不過個人最為推介的,應該是以乾撈為主的重慶擔擔麵。想紅磡詠黎園的擔擔麵能夠街知巷聞,又要歸功蔡生老人家的推介,高峰期時更是大排長龍的場面。無疑其麵條爽韌麵香甚佳,花生醬湯底確是香濃,可惜相對上辣勁卻是略有不足,更和北上所嚐的川辣味道有所不同。至於這不屬超人氣的小店,端出來時是乾撈的出品,上面的配料主要有紅椒粉、花椒和花生等。看似略為單寡,但當撈起後進食時,其味道就..............由於下了些許紅油的關係,其實也是略帶濕潤,一吃之下,其味道香辣兼備,同時舌頭亦慢慢地滲出一點麻卑的感覺,隨著時間更是越吃越重,同時身
想紅磡詠黎園的擔擔麵能夠街知巷聞,又要歸功蔡生老人家的推介,高峰期時更是大排長龍的場面。無疑其麵條爽韌麵香甚佳,花生醬湯底確是香濃,可惜相對上辣勁卻是略有不足,更和北上所嚐的川辣味道有所不同。至於這不屬超人氣的小店,端出來時是乾撈的出品,上面的配料主要有紅椒粉、花椒和花生等。看似略為單寡,但當撈起後進食時,其味道就.............. 由於下了些許紅油的關係,其實也是略帶濕潤,一吃之下,其味道香辣兼備,同時舌頭亦慢慢地滲出一點麻卑的感覺,隨著時間更是越吃越重,同時身體亦會迫出一些汗水,肚內則有「著火」的感覺。(註:越寫越恐佈?!)至於麵條來說,當然不是自家打製的,但還是嚐出一點嚼感韌度,雖然平生未到過四川,單憑這擔擔的味道,確給人一種「地道」的感覺,如喜愛火辣之人,點這碗麵之時,不妨將Level推至最高。 另有一人份量的口水雞,用上紅油及椒粒淋製的涼伴雞塊,雖未必用上鮮雞,但仍然是皮薄肉嫩之作。據有限所知,正宗的口水雞,其實沒想像中那麼重辣,不過吃下去時,亦是有點辣勁慢慢地滲透出來,惹味來說不容置疑,也和上次在川味私房時嚐過的甚有分別,以這一碟來說,只是廿元樓下而已。 最後來一份蒜泥白肉,印象中是一道不辣的菜式,不過看碟下也下了一層辣椒油,是吃潮州粉果時那種級數,相對上已不是甚麼的一回事。重要是上面鋪上大把蒜泥,那種重口氣的蒜香,如受得住的話應該適合閣下的口味,略嫌切片白肉雖有肉香,可惜質感略為嚡身,吃不著薄身軟熟之感。不過原來底下也墊有數件拍青瓜,其爽脆口感,算可慳回十餘元的價錢。 這一頓川吃以涼吃為主,吃得辣麻兼備,雖然舌頭到最後已沒甚知覺,個人來說是極為止癮,即使打後「火燒肚皮」也沒大計較了。今次的食味也沒上次的來得精彩,想店家之外,個人的口味也是不停改變當中,其實已是兩年前的事了;發覺其食品的價格也是上升不少,以前十六元一份的擔擔麵及口水雞,現在已帳價至十九元,想食肆的經營成本,亦是逐步地上升,幸好這小店到現時為止,仍然不失地道而價廉。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