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08-26
1234 views
小弟熱愛台灣,很多人也知道,當然,也愛台灣美食,可是香港大多台灣料理,做得不太像樣,比較近似的,大抵是砍掉重練的程班長。當我收到位於大角咀的士林棧試食邀請,在電郵上寫明是台式港味,想也不想,即刻full stop。拒絕了邀請之後,店方鍥而不捨,嘗試說服我回心轉意,更給我看看有關報章的讚美文章。。人總是好奇,既然店方信心爆棚,趁這晚沒有約會,便獨自來看個究竟,不過,我沒有應店方之邀請,純粹以普通食客身份赴會。面績不大的小店,牆上掛著台北的照片,名為士林棧,當然是向士林夜市致敬,老實說,士林夜市早已成為明日黃花,身邊的朋友到台北旅行,十個有八個也不會去士林,剩下的兩位,就是第一次去台北,抱著到此一遊心態。尤其是士林早已被大陸客佔據,這些過氣的名詞,任由他們潮聖到夠吧。回到大角咀的士林棧,標榜不含味精,吃得清淡,健康一族,應該會拍手掌。招牌牛鍵。。。。不是麵,而是米線!!!如果不吃米線,可以選擇陽春麵,或者烏冬。台灣牛肉米線,我還是第一次見,難怪店方理直氣壯,說明自己是台式港味,我問過一些台灣朋友,到底台灣有沒有牛肉米線,他們說沒有這種怪東西。既然開宗明義走健康,港味路線,也不必太過執著,不
當我收到位於大角咀的士林棧試食邀請,在電郵上寫明是台式港味,想也不想,即刻full stop。
面績不大的小店,牆上掛著台北的照片,名為士林棧,當然是向士林夜市致敬,老實說,士林夜市早已成為明日黃花,身邊的朋友到台北旅行,十個有八個也不會去士林,剩下的兩位,就是第一次去台北,抱著到此一遊心態。尤其是士林早已被大陸客佔據,這些過氣的名詞,任由他們潮聖到夠吧。
米線與牛肉麵湯頭的配搭,簡直是災難,有如同床異夢,兩者不相往還,我承認有點先入為主,台灣牛肉麵的湯頭,不論是清燉或紅燒,應該是配上質感彈牙,實在的麵條,才能駕馭得起湯頭,看看這個軟淋的米線,未免有點楚材晉用,就算配陽春麵,也是死路一條,因為硬不起來。配烏冬?恕我不評論。其實,配刀削麵也可以吧?
所謂的蒜香雞排,竟然配甜酸醬,一切來得泰突然了。撇除是否正宗不正宗,這塊雞排的味道也不錯,起碼皮脆肉嫩,但絕談不上台灣風味。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