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1-04-28
107 views
談到長沙灣四大茶記──青山道的新華、蘇屋村的杜鵑、東沙島街的蘭香閣以及同樣在青山道上鄰近嘉頓的雪山 (註:是我心目中的名單),我最愛的是新華 。並不是「從小吃大」的,想當年小學生的我總是跟大人光顧另一家名為南香的茶餐廳 (就在新華旁邊,那裡的枝竹斑腩飯和雜燴炒麪天下無雙,多年後依舊念念不忘 ),結業後才轉投新華懷抱。上茶餐廳我向來不愛點特餐甚麼的,新華是例外:自家製舊式餐包、油膩膩的火腿奄列、「惹味」的沙嗲牛肉公仔麪,當然少不了一杯香醇滑溜的港式熱奶茶。理智左腦告訴你它水準不過爾爾,但感性右腦還是令你一口接一口無法停下來──不因為餓,而是回憶美化了一切,教你嘗遍百味仍然不忍捨棄……這樣的經驗,你一定也有!新華有閣樓 (我不大愛坐 )。少說數十年歷史,期間也曾「內修」,裝潢未算十分古舊;不過與半條街以外的金園一比,後者燈火通明無疑「光鮮」得多,猶幸地方乾淨。注意,清潔大嬸往往在你吃麪途中「失驚無神」掃帚往你腳下一伸 (通常在午茶時分),但我「訓練」有素,不「中招」已久。經典特餐已「加價」至二十七元一客,暫時仍稱得上「價廉物美」的 (若加至三十便不敢說了 )。牛油餐包和火腿奄列同放一碟子
這樣的經驗,你一定也有! 新華有閣樓 (我不大愛坐 )。少說數十年歷史,期間也曾「內修」,裝潢未算十分古舊;不過與半條街以外的金園一比,後者燈火通明無疑「光鮮」得多,猶幸地方乾淨。注意,清潔大嬸往往在你吃麪途中「失驚無神」掃帚往你腳下一伸 (通常在午茶時分),但我「訓練」有素,不「中招」已久。 經典特餐已「加價」至二十七元一客,暫時仍稱得上「價廉物美」的 (若加至三十便不敢說了 )。 牛油餐包和火腿奄列同放一碟子上。餐包十居其九不是熱的,室溫下吃仍然鬆軟。舊式餐包有股甜味,光吃我不喜歡,塗上牛油後卻說不出的可口 。火腿奄列 (註:不喜歡奄列可改火腿炒蛋或煎雙蛋,不另收費) 老實說不是每次都煎得好,是次「油量」之多連我也忍不住皺眉 。奄列內火腿絲切得幼細,蛋汁不算充盈,是舊冰室風味。有網友將之與澳牛等「滑蛋專家」比較──唉,根本不在同一具天秤上,怎麼可能比得上……慢著──照片中的不是餐包而是方包啊?勿大驚小怪 ,餐包賣光了自然以方包取代。何況方包有方包的好處,見下圖: 相信我,「瑞士蛋卷」真的比較好吃 (不知道是否「獨家」秘技? )。 如點煎雙蛋下單時請向夥計確定有餐包沒有 (個人認為方包與之不搭配)。三扒兩撥吃光蛋白,將餐包掰成小塊小塊的、撒點胡椒粉蘸蛋黃吃──美味,就這麼簡單。 沙嗲牛肉公仔麪是百吃不厭的。雖是大光麪,但師傅煮得軟硬適中。薄牛肉約八九十片,普通貨色,精華在於稠身味濃的沙嗲,完全入味,多年來不曾碰過「失手」情況 (暫時是我吃過最好的茶記「沙牛」 )。輕撥數下,清湯搖身一變成「惹味」濃湯底,粗糙的公仔麪一下子好吃起來了。單點「沙牛」可搭配飯、意粉或焗餐包,皆美味。 特餐的靈魂其實是那杯熱奶茶。不輸金華等名店的好水準 :以厚身瓷杯奉客,有效保存茶溫。茶味濃郁,喝罷有茶甘餘韻,而且不帶一絲酸。真要挑剔的話,是其滑度尚有進步空間 (目前我給八十分以上 )。至於凍奶茶,奇怪地不好喝,偏甜、茶味又淡許多,簡直不像是同一家出品 。如非天氣太熱,我絕不點冰的。 除了特餐,此店蛋撻和雞批甚有口碑,個人認為還好 。有次特地買來金園、新華兩家雞批比較一番,結果新華險勝「馬鼻」:批皮是港式偏甜口味,熱食香脆鬆化,餡料有白汁煮過的雞肉、火腿、洋蔥和蘑菇,略呈糊狀,調味適中。堂食的話緊記「出爐」才下單,冷了渾然不是那回事。
新華並不是值得遠道而來的茶餐廳,不是街坊的你,品嘗後可能大感不外如是。在此重申我的題目:美味,從來沒有「絕對」客觀標準的,你不認同也沒辦法……
P.S. 是街坊也得說:3D 蛋糕是「地雷」,小心。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