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0-05-24
143 views
某天在尖東廣場 (即是巴西燒烤那商場) 借用洗手間,完事後順便看看附近的商舖,發現這新開的印度餐廳,看其午市的自助餐款式不少,而食客主要也是南亞裔人仕,原本想相約食友在佛誔日一同前往,最後自己那天也分身不遐,決議在週六作「獨家試菜」,明白要過到自己的關口,才有信心介紹給他人。其英文名字是 "The New Sangeet Indian Restaurant",中文則喚作「新桑吉音樂餐廳」,看侍應或經理的樣子,似是尼泊爾人居多,後來查知「桑吉」這名詞,是尼泊爾人一個名人的姓氏,半桶水的歷史知識,也知多年以前,印度、巴基斯坦與尼泊爾,本屬城邦一家。入到去後奉上蒸餾水一枝,這可夠衛生,出去看看食物,款式可有十餘款以上,近門口放有一個小形的沙律吧,內有蕃茄伴紫洋蔥、西式的雜菜沙律、一大盤鷹咀豆與羅望子等,並有印式乳酪做成的沙律醬或常見的綠色醬汁,名稱及成份倒考起我。拿了首輪食物後,侍者奉上一份白烤餅給我,知道純用麵粉弄的叫做Roti,而加上酥油弄的則是nann這兩大類,無論是何種弄法,南亞裔人士弄烤餅,等同我家母親洗米煮飯般駕輕就熟,今次吃的白烤餅,質地鬆軟並嚐出麵香,雖然較為薄身 ,無礙當天
其英文名字是 "The New Sangeet Indian Restaurant",中文則喚作「新桑吉音樂餐廳」,看侍應或經理的樣子,似是尼泊爾人居多,後來查知「桑吉」這名詞,是尼泊爾人一個名人的姓氏,半桶水的歷史知識,也知多年以前,印度、巴基斯坦與尼泊爾,本屬城邦一家。
入到去後奉上蒸餾水一枝,這可夠衛生,出去看看食物,款式可有十餘款以上,近門口放有一個小形的沙律吧,內有蕃茄伴紫洋蔥、西式的雜菜沙律、一大盤鷹咀豆與羅望子等,並有印式乳酪做成的沙律醬或常見的綠色醬汁,名稱及成份倒考起我。
拿了首輪食物後,侍者奉上一份白烤餅給我,知道純用麵粉弄的叫做Roti,而加上酥油弄的則是nann這兩大類,無論是何種弄法,南亞裔人士弄烤餅,等同我家母親洗米煮飯般駕輕就熟,今次吃的白烤餅,質地鬆軟並嚐出麵香,雖然較為薄身 ,無礙當天的食趣。
繼續談其食物,如果要找一樣印度食品,和我們中式的點心看齊的話,非金字塔狀的咖喱角莫屬,這裡用的是雜菜餡,弄好一大盤後,當然沒即叫即製來得外皮酥化,整體來說也是不差,另有一種炸成冬甩狀的鹹食,主要材料是麵粉,口感甚有彈性。
嚐完其印度式的蘑菇湯後,跟著主打一些素食的菜式,烚西蘭花加上蒜蓉烹調,不同成份的咖喱汁配方,分別用來弄煮西蘭花雜菜、一個則用來煮印式的豆蓉、或以薯仔為主材料等,味道的辛辣感不重,反而著重於不同香料的配搭。
再看一會,還給我發現印式餐廳常見的薄脆小吃,以及香料味重的長身黃飯,也在這餐廳發現,論地道是足夠的,不過也老實一句,其香料味也不是每個人也接受得來。
連不易吃到的tandoor烤雞,在這裡也可以找到,分別有染紅香料或以白肉為主兩款,每件烤雞也有一個叉孔,貨真價實也。不說香料,這一大盤雞肉甚有燒烤過的香氣,加上三款主打的汁燴肉食,甜味為主的用來煮魚,香味為主則用來炆雞,最後濃味為主的用來煮羊肉,總計起來,每款肉食都各擅勝場,視乎閣下的口味取向。
這一餐還包上飲品一杯,來一杯Mango Lassi,即叫即打之下,成深黃色狀,發覺其果香與奶味平衡度十分適宜,吃了那麼多濃味的東西,除清水以外,總算來了一杯及時雨;最後來一個甜品作總結,姑緯其名為印式甜湯丸,想二年多前也和食友Dragon Fire在另一間餐廳試過,今天其人已遠赴加國............說回這湯丸,其麵團有點油酥味,糖水看似很漏,其甜度仍是能給大部份人接受的。
連上加一,這餐飯只是承惠七十五元,侍者也不太懂生意之道,找了一個完整的五元給我,心軟之下,這剩餘找贖也不收下了。總結之下,這裡的食物款式足夠,弄出來也很地道,起碼見到有印度和尼泊爾的食客,只是略嫌香料味稍重,未必個個受得上。臨走前見到一些小茴香,也拿了一些來咀嚼,有清洗口腔的功用。
誠心一句,作為印度菜,這自助午餐已是我的心水推介,下次再來,會再嚐試找多一至兩個食友再來試菜,好東西理應一起分享。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