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8-12-30
246 views
自從俺之沾麵專門店結業之後,我沒有踏足北角區吃拉麵。但我在開飯見到有間新拉麵店天鷲拉麵在北角開張,才發現北角成為了拉麵小戰區,純以拉麵作營銷的拉麵店達至五間,我滿以為這是一個良性競爭的進步發展時,黑龍拉麵北角分店在我寫這篇文章之時,宣佈2019年1月上旬結業,俺之沾麵專門店是北角區內獨佔鰲頭,隨後亦有幾間拉麵店或日式餐廳在區內開業,但經營似乎只屬普通,俺之結業後黑龍在開飯內北角區拉麵店獲最多好評,直到幸拉麵開業後位置有變。幸拉麵舖位雖然設在AIA TOWER,但背向繁忙英皇道而面向七姊妹道,要稍為找尋才可見到。我點選了赤豚,之前我曾細閱開飯內各位的食後文章,似乎赤豚是相當俗的選擇,於是決定一試。稍為驚喜的是餐牌一面寫上中文,一面寫上英文,赤豚英文寫法是Spicy Tomato Flavour Tonkotsu Ramen。而另一個有趣地方是加多$10可以有豚骨湯增量,即是增加濃郁豚骨湯,我看到這裡懷疑原本的豚骨湯是淡味的嗎?厨房只得主厨一人,我看過其他食客的食後文章,很多時間都只有主厨一人,似乎沒有其他厨工幫手,繁忙時間的午市究竟如何應付呢?赤豚煮好上桌,賣相鮮明奪目,不過細心一睇,
自從俺之沾麵專門店結業之後,我沒有踏足北角區吃拉麵。但我在開飯見到有間新拉麵店天鷲拉麵在北角開張,才發現北角成為了拉麵小戰區,純以拉麵作營銷的拉麵店達至五間,我滿以為這是一個良性競爭的進步發展時,黑龍拉麵北角分店在我寫這篇文章之時,宣佈2019年1月上旬結業,俺之沾麵專門店是北角區內獨佔鰲頭,隨後亦有幾間拉麵店或日式餐廳在區內開業,但經營似乎只屬普通,俺之結業後黑龍在開飯內北角區拉麵店獲最多好評,直到幸拉麵開業後位置有變。
幸拉麵舖位雖然設在AIA TOWER,但背向繁忙英皇道而面向七姊妹道,要稍為找尋才可見到。
我點選了赤豚,之前我曾細閱開飯內各位的食後文章,似乎赤豚是相當俗的選擇,於是決定一試。稍為驚喜的是餐牌一面寫上中文,一面寫上英文,赤豚英文寫法是Spicy Tomato Flavour Tonkotsu Ramen。而另一個有趣地方是加多$10可以有豚骨湯增量,即是增加濃郁豚骨湯,我看到這裡懷疑原本的豚骨湯是淡味的嗎?
厨房只得主厨一人,我看過其他食客的食後文章,很多時間都只有主厨一人,似乎沒有其他厨工幫手,繁忙時間的午市究竟如何應付呢?
赤豚煮好上桌,賣相鮮明奪目,不過細心一睇,拉麵碗的飾花是紅雙囍青龍碗,而非網上或開飯內大部份相片的幸字紫帶飾花,這隻紅雙囍青龍碗熟悉不過,因為這就是黑龍拉麵所使用的碗,難道幸拉麵和黑龍有關係而且是AB舖? 原本我覺得應該是這個原因,但黑龍北角分店即將結業,又沒有這個可能,確實耐人尋味,有待發掘真相。
說回拉麵,赤豚的確好食又獨特,麵條雖是一般常務用麵條,但豚湯和紅醬我給予很高的評價,辣油、鮮蕃茄醬、䐁骨湯分三個層次先後在舌頭的味蕾出現,獨特醒胃又刺激。
食到一半,我建議你加入芝士粉於湯內,芝士粉又激起新一輪的味覺享受,四種味道互相在舌頭爭寵,實在是吃的小確幸。
溏心蛋亦是一讚,溏心一半,蛋漿一半,軟軟綿綿彈彈,充滿蛋香,可以一口吃掉整隻蛋。
肩胛肉叉燒亦做得太花費牙力,筍條亦沒有咬得有餘渣。
冰水任君使用,吃完有點足就是有點口渴想飲水。
總括而言,北角是商業區,其食市黃金時間是在平日的午市,平日的晚市較難留得住上班族或街坊,週末假日猶如死城,拉麵店在當區似乎需要加倍努力,幸拉麵亦是一樣,加油!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