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3-12-23
5869 views
這些年,香港好像越來越多的東西成為集體回憶。 很多古舊和有歷史的街邊小食,就像在我們的城市漸漸消失,還記得小時候吃的炸魚蛋,現在已經只能偶爾在新年的走鬼檔才能吃。那些青衣的什麼什麼寶誕每當有街邊小食便大排長龍,我總覺得政府在保留傳統食物或者是食的文化方面完全沒有用力,想想別的地方夜市文化做得這樣好,君不見之前說過要香港搞夜市卻虎頭蛇尾。吃蛇雖然不是種將會失傳的飲食藝術,但總覺得越來越少,來來去去有名的都是那幾間。當中一間就是歷史悠久的蓮香居,這裡的蛇羹早已享負盛名,而且在一間滿有懷舊風和特別有舊香港感覺和特色吃這種風味食物,感覺特別良好。來這裡飯局要吃的當然是這個太史五蛇羹,大大碗的蛇羹濃味得很,蛇肉很多,不是彷間那些蛇羹較稀,配上脆脆,風味一流,飲了兩碗,全個人都溫暖很多,這正是蛇的強大魔力,冬天吃蛇羹就好比夏天吃雪糕雪條一樣道理。吊燒金錢雞和懷舊鴨腳包一起上場,兩個都是傳統的古法菜式,現今主張健康飲食,雖然自己都不太好這類肥膩食物,不過都總害怕這些有一天會消失,因為這些都是心機之作,是傳統中菜的神髓。金錢雞不是大大舊的,不是太過肥膩,但老實說我也肥得沒有太多位置去吃這類固醇之友的
很多古舊和有歷史的街邊小食,就像在我們的城市漸漸消失,還記得小時候吃的炸魚蛋,現在已經只能偶爾在新年的走鬼檔才能吃。那些青衣的什麼什麼寶誕每當有街邊小食便大排長龍,我總覺得政府在保留傳統食物或者是食的文化方面完全沒有用力,想想別的地方夜市文化做得這樣好,君不見之前說過要香港搞夜市卻虎頭蛇尾。
吃蛇雖然不是種將會失傳的飲食藝術,但總覺得越來越少,來來去去有名的都是那幾間。當中一間就是歷史悠久的蓮香居,這裡的蛇羹早已享負盛名,而且在一間滿有懷舊風和特別有舊香港感覺和特色吃這種風味食物,感覺特別良好。
百花炸蛇丸是另一蛇的菜式,第一次吃這樣的形式既蛇肉,蛇丸裡有酸酸的檸檬酸味,滿口都充滿蛇的幽香,感覺像凝固了的蛇,味道非常特別,不過卻較細粒,如果大粒一點,應該會更好,感覺好吃但卻有點意猶未盡。
薑汁芥蘭,失望的一道菜,主要源於薑汁味不濃,而且我覺得份量可以多點,因為較肥膩的餐配的應該是多點健康的清菜。
最後是這裡有名的甜點,招牌馬拉糕和蓮蓉焗布甸。蓮蓉焗布甸我覺得可能期望太大,蓮蓉味很濃,但焗布甸的一層總覺得不是太香脆。招牌馬拉糕就真材實料,鬆軟無比的馬拉糕,味道當然是好,最喜歡的是打開其馬拉糕的內面,那個滿佈小洞的層就如藝術品一樣漂亮,不只好吃,好看也是食物的大精神學問,吃得一淡都沒有剩,可以的話還想吃都一件...
懷著滿足飽暖的今晚,在寒風刺骨的晚上,我還是感寒冷。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