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1-03-29
91 views
先說說三台食客(對小店來說,是晚滿座)。年青夫婦。與老闆談起店子外那建築中的廢拉柴雨天通道。在諾大空曠的地方建做一條非密封的通道,使人摸不著頭腦。年青夫婦加入了我們興高采烈的討論。中年夫婦。他們說中午時已來過,並拍下食物照。想不到,晚上又再來一次。西裝人。說話不多,只是離開時向老闆說了一句「拜拜!」。已記不起何時認識老闆。他是星洲人,資料都是多次和他談天後得知的。第一次來的時候,是老闆的弟弟主理。其貌不揚的店子曾使我猶疑,是店子的專注製作吸引了我。當時有四款食物:海南雞飯(油飯)、海南雞飯(白飯)、淨雞和淨飯。是晚食物並沒使我失望,水準如一。剛熟透滑不溜手的雞肉,並沒有一點多餘的脂肪。一口咬下去,雞味之外還有香料味。不是那種喧賓奪主的醬汁味,而是一種淡淡的咸香。一切都是適當的。只是,份量有點少。從色澤來說,油飯壓根不是油飯(只少我初見它時是這樣想)。像你我他家裡的白飯一樣。吃下去,才驚覺自己半秒前以貌取飯的想法是那樣膚淺。沒有別家的黃薑粉味,只有雞汁、香料和米飯混和的魔力,粒粒分明卻不會鬆散。為了補償我的過錯,每次來的時候我也會花$8元外加一碗油飯。醬汁只有兩款:薑蓉和辣汁,沒有常見的
年青夫婦。與老闆談起店子外那建築中的廢拉柴雨天通道。在諾大空曠的地方建做一條非密封的通道,使人摸不著頭腦。年青夫婦加入了我們興高采烈的討論。
中年夫婦。他們說中午時已來過,並拍下食物照。想不到,晚上又再來一次。
西裝人。說話不多,只是離開時向老闆說了一句「拜拜!」。
已記不起何時認識老闆。他是星洲人,資料都是多次和他談天後得知的。
第一次來的時候,是老闆的弟弟主理。其貌不揚的店子曾使我猶疑,是店子的專注製作吸引了我。當時有四款食物:海南雞飯(油飯)、海南雞飯(白飯)、淨雞和淨飯。
是晚食物並沒使我失望,水準如一。剛熟透滑不溜手的雞肉,並沒有一點多餘的脂肪。一口咬下去,雞味之外還有香料味。不是那種喧賓奪主的醬汁味,而是一種淡淡的咸香。一切都是適當的。只是,份量有點少。
從色澤來說,油飯壓根不是油飯(只少我初見它時是這樣想)。像你我他家裡的白飯一樣。吃下去,才驚覺自己半秒前以貌取飯的想法是那樣膚淺。沒有別家的黃薑粉味,只有雞汁、香料和米飯混和的魔力,粒粒分明卻不會鬆散。為了補償我的過錯,每次來的時候我也會花$8元外加一碗油飯。
醬汁只有兩款:薑蓉和辣汁,沒有常見的黑醬油,但已經足夠。到過的朋友,應該會明白。
不得不提的是那無味精例湯,多是花生雞腳或是青紅蘿蔔。熱熱的,喝光也不會有涸喉之感。唯一要說的是,可能因為沒下味精,鹽的份量相對多了。我怕咸,如果少放點鹽會更好。
老闆談的是,不用心做食物的話,會「玩完」。雞是街市即日清制度下買回來的,隔天就要賣完。老闆說不新鮮的雞,騙不了客人。剩雞會送往一度假營煮粥。
物價飛脹。米、油、糖等的價錢,老闆邊投訴,邊堅持用回原來的米。更令人沮喪的是,生意剛有起色時,業主將於八月收回鋪位,小店將被迫遷住千色廣場後面。
如今在這時勢下,仍能在新年時休息十天的店子,著實不多。我想是店子對食物質素的堅持,才能有這樣的成績。畢竟香港願意花多點點錢,吃好東西的人還不少。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