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07-29
3976 views
雖然香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火鍋,但大熱天時打邊爐,好多人的第一反應仍然是「唔係丫fa ?!」因工作關係,筆者早已習慣了隨時隨地食火鍋,最瘋癲那次更是一日打五次邊邊 (唔好問原因,身不由已!),到現在,已鍛鍊到不分春夏秋冬,什麼東西都可以放入口。所以大家幾時火鍋癮起,Call我!是日我們來到大紅袍火鍋一試,雖然沒吃過這品牌,因電視曾介紹過其北角總店,也有點印象。筆者放工來到,大家已起動,各人熱烘烘的對著金屋藏嬌和四川麻辣兩個鍋底邊烚邊聊天,氣氛真好。急不及待的混幾個醬,加入戰團。由於是晚有少許不適,未能參與麻辣行列,只專注另一湯底。稱之為「金屋藏嬌」,即嫩雞在金黃色的湯底之中,還有花膠、竹笙和蟲草花在陣。先試一款極上牛肉刺身,看其紋理,相信會是不錯。牛肉片捲著洋蔥,沾點醬油,可直接放入口。口感是嫩滑,味道卻偏淡了少許。筆者著重的,始終是牛。所以即使東西放滿桌上,我的第一目標,仍是距我較遠的本地手切肥牛。為了美食,我是毫不客氣地飛象過河。輕輕燙幾下便可以,肉味是較濃,肉質仍柔軟,此時,我突然很想有一個沙嗲湯底。唔跟次序喇,再介紹我們追加的安格斯牛頸脊,誠言,從外觀以致質感及味道,均及不上本地
因工作關係,筆者早已習慣了隨時隨地食火鍋,最瘋癲那次更是一日打五次邊邊 (唔好問原因,身不由已!),到現在,已鍛鍊到不分春夏秋冬,什麼東西都可以放入口。所以大家幾時火鍋癮起,Call我!
筆者放工來到,大家已起動,各人熱烘烘的對著金屋藏嬌和四川麻辣兩個鍋底邊烚邊聊天,氣氛真好。急不及待的混幾個醬,加入戰團。由於是晚有少許不適,未能參與麻辣行列,只專注另一湯底。稱之為「金屋藏嬌」,即嫩雞在金黃色的湯底之中,還有花膠、竹笙和蟲草花在陣。
筆者著重的,始終是牛。所以即使東西放滿桌上,我的第一目標,仍是距我較遠的本地手切肥牛。為了美食,我是毫不客氣地飛象過河。輕輕燙幾下便可以,肉味是較濃,肉質仍柔軟,此時,我突然很想有一個沙嗲湯底。
當然不會少了Ophelia喜歡的炸魚皮,或許有人會浸一浸落湯才吃,不過我始終覺得,香脆的魚皮,是應該就咁食的。
鬼馬油條又是很流行的火鍋配料,這個油條,燙很久仍能保持脆口,我,當然明白這個竅門。
再來的田雞,上桌時仍是不停地跳動的,肯定是新鮮屠宰,女士可能會怕怕,但就真係好新鮮好吃。
吃到咁上下,店家再拿來一大盆的東西,原來是三刀刺身。今時今日,已很多高級的火鍋店提供刺身,賣得起價嘛!
大家還為我們三位壽星準備了生日蛋糕,感激!謝謝大家的厚愛!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