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30
16
Level4
不太喜歡韓國料理,連帶身邊親友皆是 (物以類聚麼 ),平生上韓菜館子之次數大概不到十根指頭。炸醬麪和辣炒年糕算是我最「接受」的兩款美食,偶爾想吃,即食出品已夠滿足我味蕾 (獨愛三養牌炸醬麪,辣炒年糕則自家製)。來到韓店林立的金巴利街,事前當然做了點「功課」;之所以選擇漢城美食,也是相信一眾網友評價──家常味道。環境不錯──店外紅黑白三色設計簡約,店內卻像大眾食堂:明亮粉黃牆身、格子地、木桌椅,還有桌上的不銹鋼水瓶和盛載食具的長膠盒,感覺親切 。時值中午,木無表情的女店員擱下餐牌和點菜單後又忙著捧餐去 (由此至終她沒說過一句話,倒是我說了幾句「Thank You」。看樣子不是華人 )。打開餐牌,散點食物約四十多款,人參雞湯、炆牛肋骨、石鍋飯、炒粉絲、泡菜煎餅等常見的均有。比較特別的有綠豆肉餅、漁片湯和韓式粉絲豬腸,當然少不了我喜歡的兩樣。午餐多達十九款 (註:其中十款為公仔麪 ),定價比散點便宜少許,最貴的名曰盤盒 (包括飯、肉、配菜和湯),四十三元,此區來說不算貴的。今天想吃炸醬麪,午餐沒有,只好散點 ($50)。在點菜單上寫下其數字代號,交予店員便成。店員很快送上兩碟子泡菜。往日吃過
Read full review
不太喜歡韓國料理,連帶身邊親友皆是 (物以類聚麼
),平生上韓菜館子之次數大概不到十根指頭。炸醬麪辣炒年糕算是我最「接受」的兩款美食,偶爾想吃,即食出品已夠滿足我味蕾 (獨愛三養牌炸醬麪,辣炒年糕則自家製)。來到韓店林立的金巴利街,事前當然做了點「功課」;之所以選擇漢城美食,也是相信一眾網友評價──家常味道。
門面
1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大眾食堂格局
1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食物照排列有序,富藝術氣息
1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暖水自斟,食具衛生
1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環境不錯──店外紅黑白三色設計簡約,店內卻像大眾食堂:明亮粉黃牆身、格子地、木桌椅,還有桌上的不銹鋼水瓶和盛載食具的長膠盒,感覺親切
。時值中午,木無表情的女店員擱下餐牌和點菜單後又忙著捧餐去 (由此至終她沒說過一句話,倒是我說了幾句「Thank You」。看樣子不是華人
)。
午餐餐牌
1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點菜單
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打開餐牌,散點食物約四十多款,人參雞湯炆牛肋骨石鍋飯炒粉絲泡菜煎餅等常見的均有。比較特別的有綠豆肉餅漁片湯韓式粉絲豬腸,當然少不了我喜歡的兩樣。午餐多達十九款 (註:其中十款為公仔麪
),定價比散點便宜少許,最貴的名曰盤盒 (包括飯、肉、配菜和湯),四十三元,此區來說不算貴的。今天想吃炸醬麪,午餐沒有,只好散點 ($50)。在點菜單上寫下其數字代號,交予店員便成。
辣大白菜美味,酸蘿蔔片則一般
1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店員很快送上兩碟子泡菜。往日吃過的不是太辣就是太酸
,總是淺嘗即止。這裡的辣大白菜可是我首次覺得好吃的泡菜:清爽、無渣,辣度恰到好處,愈吃愈「開胃」,不知不覺便吃光了
!另一款是酸蘿蔔片。鮮黃色的蘿蔔片同樣爽脆,酸甜中帶點微鹹,有點「」,不對個人口味。
撈前
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撈後
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炸醬麪以淺身大盤子盛載,外觀對辦。只見炸醬色深棕近黑,微泛亮澤,近似咱們中國北京的黃醬。先嘗醬:一點點鹹,一點點焦糖似的甘甜,味道溫和。個人嗜吃麪豉,稍嫌其味不夠濃郁;黑豆醬如多下少許,將更對味
。醬內有洋蔥蘿蔔和少量肉末,在濃醬「浸淫」下益發甜美,光吃也不覺油膩,「家常風」果然名不虛傳
!白皙麪條粗而扁身,軟滑卻不至黏糊,拌個幾下即輕易「掛醬」,且條條分明,不錯!對愛硬麪條並慣吃炸醬即食麪的我來說,它始終欠了點嚼勁
(韓國即食麪向以「彈牙」為名)。話雖如此,吃著吃著我還是覺得挺香的。若有冰凍的青瓜絲生蔥拌吃 (我知道,那是「港式」做法,不過我喜歡啊),定必……

一不離二,決定試過辣炒年糕方動筆寫評。是日邀約在此區工作的友人前來午膳,食量奇小兼同樣不嗜韓菜的她最後選擇了海鮮煎餅 ($50);我則目標明確,點了辣炒年糕 (*$38,午餐)。等了好一會兒,兩款食物一併上桌。
辣炒年糕甜了少許 (該是我不嗜甜之關係)
1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椰菜甘筍洋蔥漁片 (韓式薄片魚蛋,味道偏甜)、白芝蔴以及粉嘟嘟的圓筒形年糕── 一片紅通通的看起來好不吸引
。第一口是甜的,其後辣味由舌尖冒起,漸漸擴散至口腔各處,先甜後辣,辣中帶甜,層次分明,頗有水準
。我愛辣炒年糕,不因為醬汁,而是主角年糕。韓式年糕雖不及中式的軟糯具米香,但彈性特佳,耐煮不爛。店家採用的並非「通心」那種,不然更加入味
。午餐來說,份量不欺場,味道可以,值得一試。
與中式鹹薄罉無異
2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海鮮煎餅則表面金黃,一啖,不算香脆,感覺少許油膩但可以接受 (得趁熱吃,冷了口感一團粉似的
)。雖名「海鮮」,除了魷魚我嘗不到其他的,加上,僅此而已
。煎餅本身味道極淡,全靠蘸汁提味──我猜那是自家調配的鮮露,裡面有辣椒粒等,鹹鹹鮮鮮的,搭配不俗
。無論賣相與味道,均與中式鹹薄罉大同小異。圓圓一塊八件賣五十大洋,配料普通,份量也不豐富。如不特別喜愛薄罉,勸你別點這個了。個人而言,物非所值。(友人勉強吃了三件就停筷了,我居然比付錢的她吃得更多,真不好意思
)
年糕 & 煎餅
1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我的結論非常簡單──漢城美食,果然是一家富家常味道的韓菜館子。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
DETAILED RATING
Taste
Decor
Service
Hygiene
Value
Date of Visit
2011-03-03
Dining Method
Dine In
Spending Per Head
$88 (Lunch)
Recommended Dishes
門面
大眾食堂格局
食物照排列有序,富藝術氣息
暖水自斟,食具衛生
午餐餐牌
點菜單
  • 炸醬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