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7-09-17
59 views
家庭式飯局,選址福臨門-粵菜少林寺。較之鏞記的創新,這裡的菜式如西苑般「傳統」,三人晚餐就隨便點些小炒,炒鮮奶、荷葉飯,炸子雞從來都要原隻上,是晚吃不玩一隻,半隻叫來沒意思,改作老媽喜歡的西檸煎雞脯,又叫了鯪魚球豆腐煲來招呼老人家。香宮之後,炒鮮奶已成自己必吃之選,這裡的大良炒鮮奶,下了大量配料,鋪面有炸香的崧子,加上大量蟹肉及菇片,陣容好不精彩,說回奶,奶的比例較蛋清高,也炒得較為「水」了,奶如「水」般滑,勝在少油,多吃也不膩,吃了一整碟胃納也沒有不良反應,也加了一些賣錢的配料如蟹肉、菇粒,當然不加的話感覺會更好。西檸煎雞脯,雞脯蘸著蛋與粉漿作半煎炸,雞脯如期的幼嫩,西檸汁100%天然味道偏酸,加多些糖會比較balance,脆漿發揮了吸汁作用,酸咪咪的雞脯老少咸宜,富本地特色小炒。老媽說不要太「肉」,簡單說是不滿意雞、肉...鯪魚球豆腐煲有魚有豆腐有菜,加少少湯,該不會太差吧...?精華在於火腿、雞熬的高湯,帶著濃郁火腿鹹鮮味,伴著粉絲及豆腐吃,清清地又夠味道,老人家吃得甚為滿意,而陪襯的鯪魚球也有水準,是鮮鯪魚拆肉,加入冬菇粒打成魚鬆,鬆泡而呈絲狀的質感其實可以說是鯪魚棗,又是誠意
較之鏞記的創新,這裡的菜式如西苑般「傳統」,三人晚餐就隨便點些小炒,炒鮮奶、荷葉飯,炸子雞從來都要原隻上,是晚吃不玩一隻,半隻叫來沒意思,改作老媽喜歡的西檸煎雞脯,又叫了鯪魚球豆腐煲來招呼老人家。
香宮之後,炒鮮奶已成自己必吃之選,這裡的大良炒鮮奶,下了大量配料,鋪面有炸香的崧子,加上大量蟹肉及菇片,陣容好不精彩,說回奶,奶的比例較蛋清高,也炒得較為「水」了,奶如「水」般滑,勝在少油,多吃也不膩,吃了一整碟胃納也沒有不良反應,也加了一些賣錢的配料如蟹肉、菇粒,當然不加的話感覺會更好。
西檸煎雞脯,雞脯蘸著蛋與粉漿作半煎炸,雞脯如期的幼嫩,西檸汁100%天然味道偏酸,加多些糖會比較balance,脆漿發揮了吸汁作用,酸咪咪的雞脯老少咸宜,富本地特色小炒。
老媽說不要太「肉」,簡單說是不滿意雞、肉...鯪魚球豆腐煲有魚有豆腐有菜,加少少湯,該不會太差吧...?精華在於火腿、雞熬的高湯,帶著濃郁火腿鹹鮮味,伴著粉絲及豆腐吃,清清地又夠味道,老人家吃得甚為滿意,而陪襯的鯪魚球也有水準,是鮮鯪魚拆肉,加入冬菇粒打成魚鬆,鬆泡而呈絲狀的質感其實可以說是鯪魚棗,又是誠意之作。
最後的荷葉飯,幸有半分叫,加入瑤柱絲、菇粒以荷葉包著蒸,每顆絲苗米皆呈淺啡色澤,又粒粒皆充滿著醬油、柱絲、菇與荷葉交織出的香濃味道,生熟度剛好,入係軟腍但不餬口,連續吃了兩、三碗,大滿足。
當晚的相:
http://www.imagestation.com/album/pictures.html?id=2089897764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