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5-06-09
1192 views
當晚心血來潮,懶理三十度高溫,坐在戶外用餐的位置,在暗黃燈影的襯托下,眼前的人與物似是有形無聲,彷彿被訥悶凝著了.......空氣瀰漫著「旺角卡門」的電影感!其實早於到訪前一星期,為了滿足一嚐正宗潮菜的心願,計劃要往潮州汕頭跑一趟,後來基於某些原因,還是放棄了。或許便構成了一股潛在的渴求,萌起「心夜來潮」的決定!誰跟我來瘋,不就是身邊的另一半!我們沒有什麼部署,對餐牌上感興趣的便隨意點上。菜茶源自汕尾海陸豐一帶,夾雜了福建漳州和泉州的口味,由數款蔬菜、蝦米、冬菇、臘肉、粉絲、花生和土魷等,然後注入豬骨湯,再在面層再放上炒米,入口集脆、鹹、鮮、香、爽於一身,口感美妙!豬骨湯帶有輕輕的胡椒香氣,有著家般的溫和純樸,令我想起孩童時堂嫂弄的鹹湯丸之鹹香風味。老公選了招牌牛雜鍋,兩人來個小鍋便好了!鍋內牛腩、牛肚、牛膀、黑栢葉等和白蘿蔔等,保持原有食材的彈性,故入口富有層次感,不過份腍軟,且入味程度佳,足證火喉掌控及燜煮出色。醬汁方面,肉味清鮮、醇厚但不膩,或許香港人的味蕾已被港式牛雜佔據,這潮式的口味卻顯得甚有個性。根據餐牌內容,醬汁是祖傳秘方,經十七種香料和繁複的工序烹製而成,美味真的得來不
菜茶源自汕尾海陸豐一帶,夾雜了福建漳州和泉州的口味,由數款蔬菜、蝦米、冬菇、臘肉、粉絲、花生和土魷等,然後注入豬骨湯,再在面層再放上炒米,入口集脆、鹹、鮮、香、爽於一身,口感美妙! 豬骨湯帶有輕輕的胡椒香氣,有著家般的溫和純樸,令我想起孩童時堂嫂弄的鹹湯丸之鹹香風味。 老公選了招牌牛雜鍋,兩人來個小鍋便好了!
鍋內牛腩、牛肚、牛膀、黑栢葉等和白蘿蔔等,保持原有食材的彈性,故入口富有層次感,不過份腍軟,且入味程度佳,足證火喉掌控及燜煮出色。醬汁方面,肉味清鮮、醇厚但不膩,或許香港人的味蕾已被港式牛雜佔據,這潮式的口味卻顯得甚有個性。根據餐牌內容,醬汁是祖傳秘方,經十七種香料和繁複的工序烹製而成,美味真的得來不易! 正宗汕頭質粗中帶幼、口感爽彈,牛香亦自然。一呷清澈的湯頭,流露出絲絲的純香、味道鮮清,既不會搶去牛肉丸的風頭,又能帶出本身淡麗之美。 手打牛肉丸勾起我以辣椒油相伴的興致,向 侍應一問,他告知舖內設有一個自助醬油角落,備有幾款自家製作的醬料,這消息即令我感到雀躍。
溫馨提示說的一點也沒錯,大家要珍惜一切,不光只是醬油而已! 一共四款的選擇,當中豆瓣醬和辣椒醬具辣意,另外兩款分別是蝦乾醬和蟹羔醬。 豆瓣醬遭捨棄,選取了餘下的三款。一看賣相平平無奇,不過當試了一口,便會體會得到每一款也蘊含獨突的美味兒,跟工廠式的製作有著天與地的差別。
辣椒醬先來一份香鮮,逐來的是辣意,為喉部帶來一股熾熱的餘韻;蝦乾醬和蟹羔醬同是鹹鮮的類別,運用海鮮炮製醬料,肯定是潮州人的絕技! 正宗汕頭手打肉丸可選擇放湯或香煎,我們要了放湯! 無論是肉丸的表層或內層也充滿了氣孔,入口鬆軟,盡是柔和的豬肉香,似乎較難在市面上找到同一類形的手打肉丸。 嬌小玲瓏的小米餃,餃皮黏性倒是強勁,入口帶著糯糯彈彈的質感。餃餡透出一股魚乾粉的香味,豬肉的用量雖不算多,但一口的小米餃總是叫人喜歡,根本用不著蠔油調味! 肚子已飽得不能再撐了,不過已想好下回該嚐醬醃羔蟹、潮汕砂鍋粥、醬滷鴨和手工捻面猴等。
儘管當晚嚐過的大多是潮式小吃,但每一口都感應到餐牌所載「清而不淡、鮮而不腥、郁而不膩」的細緻滋味,揭開潮洲怒漢背後溫柔的真性情,處處洋溢出家鄉風味!天氣沒什麼可怕,沒美味才叫人害怕!
邊嚐邊泛起絲絲感動,坊間用心的食肆不多,往往小店憑藉毅力和默默的付出,為市民帶來出色又實惠的美食,「心夜來潮」是不折不扣的潮洲好漢子!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