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5
3
Level4
2012-07-04 15 views
巧合地,老早預訂星期五晚到中環 IFC 取卷蛋,正正是颱風杜蘇苪最接近香港的晚上。打算順便在上環一帶用膳,及後未有找到心儀的餐廳,回想遇上幸亭拉麵那晚在灣仔遊走時發現到一家川菜,於是提著卷蛋坐上叮叮到蘭杜街去。 8時多抵逹,老城都不至全場瀑滿,若只剩 1/5 座位而已。全店大概可容納35位食客,以中式設計為主,進門左手邊的座位是靠牆豎放的1字形排列,盡量使用每一吋空間。相反右手邊的坐位是以橫放的一字形,一排前後共可坐6人,若滿坐的話,也是較為親密的接觸。(這相片是攝於10時半後,食潮己散去。)老城都附送的餐前小食是炸菜絲,當然是自家調製作,灑上小許芝麻,味道香濃,光吃有點過鹹,用以配麵或粥品應會相當的惹味。先來亦是自家煮製的酸梅湯及經典罐裝王老吉涼茶。 酸梅湯酸梅味不重,只帶著輕輕的甜與酸,相比個性特出的廣東酸梅湯實屬温和派。 餐牌所例的菜式選擇也不少,前菜、小炒、蔬菜、麻辣菜式、麵餃等主食與及甜品等。麻辣菜式更有大和小的兩個份量選擇,兩人也可共亨小的份量,認真細心!亦分別以1至3隻的辣椒標示辣度,最辣的有毛血旺、水煮魚、水煮牛肉及肉片,均是3隻辣椒。經典棒棒雞是前菜兩隻辣椒之選,可算
Read full review
巧合地,老早預訂星期五晚到中環 IFC 取卷蛋,正正是颱風杜蘇苪最接近香港的晚上。打算順便在上環一帶用膳,及後未有找到心儀的餐廳,回想遇上幸亭拉麵那晚在灣仔遊走時發現到一家川菜,於是提著卷蛋坐上叮叮到蘭杜街去。 8時多抵逹,老城都不至全場瀑滿,若只剩 1/5 座位而已。
左手邊座位
2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全店大概可容納35位食客,以中式設計為主,進門左手邊的座位是靠牆豎放的1字形排列,盡量使用每一吋空間。
右手邊座位
3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相反右手邊的坐位是以橫放的一字形,一排前後共可坐6人,若滿坐的話,也是較為親密的接觸。(這相片是攝於10時半後,食潮己散去。)
前菜 - 炸菜絲
2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老城都附送的餐前小食是炸菜絲,當然是自家調製作,灑上小許芝麻,味道香濃,光吃有點過鹹,用以配麵或粥品應會相當的惹味。
自家製酸梅湯 + 王老吉
4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先來亦是自家煮製的酸梅湯及經典罐裝王老吉涼茶。 酸梅湯酸梅味不重,只帶著輕輕的甜與酸,相比個性特出的廣東酸梅湯實屬温和派。

餐牌所例的菜式選擇也不少,前菜、小炒、蔬菜、麻辣菜式、麵餃等主食與及甜品等。麻辣菜式更有大和小的兩個份量選擇,兩人也可共亨小的份量,認真細心!亦分別以1至3隻的辣椒標示辣度,最辣的有毛血旺、水煮魚、水煮牛肉及肉片,均是3隻辣椒。
經典棒棒雞
3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經典棒棒雞是前菜兩隻辣椒之選,可算是中辣,其辣椒與紅油也頗具川菜麻辣的本色,佈滿紅辣碎的雞棒下以翠綠的青瓜條墊底,看得急不及待來試一口。雞棒肉質幼嫩、小部份連著雞皮與小骨,沾上醬汁後,川式的麻、辣、香似乎也不太著跡,試試浸在醬汁較長時間的青瓜條,味道確實略淡。
老城都豆花魚 (小)
5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同樣是麻辣系列兩隻辣椒的老城都豆花魚,用了籃白的中式瓷湯碗盛上,甚有中國氣息。辣椒與紅油看似比經典棒棒雞來得更深更重,端上桌時瓷湯碗也被燙得火熱,但奇怪的卻沒有香氣傳來,似乎有點不合情理。
魚片與豆腐
33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老城都豆花魚跟水煮魚的區別,大底是用料增添了豆腐而已,調味與煮法也無異。底部放了爽脆的大豆芽菜、上層則是魚片與豆腐。魚片採用了鯇魚,肉質滑溜新鮮,不過魚片的幼骨頗多,進食時得份外留神。連續試了好幾口後,無論豆腐、魚片或大豆芽菜均透不出川菜麻辣的風格,只有極度輕微的辣與麻,香更完全散發不出來,仍記得紅磡舊碼頭的聯記,每逄月底便關門回四川老家購買香料及食材,對細節非常注重,或許問題是出自香料!
馳名鐘水餃
3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經女侍應解釋,鐘水餃是以 100% 的肉餡包製,連調味的薑、葱、蒜等都會事先打汁,隔渣後才將汁液供醃肉之用,渣滓不會同時加入肉中,跟平日吃的水餃又是另一種的做法與風格。
鐘水餃的樣子
2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一份四隻的鐘水餃,其真面貌被帶有蒜粒的深啡醬汁完全遮蓋住了,原來帶有一褶裙邊的樣子也蠻好看的。餃皮富韌勁,是我喜歡的類型。純肉的餡料,有著粗獷不修飾的質感,舌尖能感認到層層重叠的肉碎,既自然而樸實的風味。醬汁似是用上黑糖與醬油調製出來,入口全是甜甜的,不辣也不鹹,蒜粒在吸收醬汁後也變得甜甜,蒜味消失了。心裡不禁在想鐘水餃真正的味道確是如斯的單一嗎?
青菜缽
25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青菜缽是採用了芥菜心,切成菜丁後,以特有的四川上湯烹煮而成。芥菜心質感異常爽口,上湯味不濃不肥,剛好將芥菜的原有青菜芳香突顯出來,看似簡單的青菜缽,給人一份非常清爽的感覺,很適合夏天的一道蔬菜。真沒想到整個晚上嚐過的菜式,最能打動我的竟然是這道青菜缽。

大約10時,電視機打出8號風球將於11時前懸掛,客人陸續離開,我們也得準備歸家去。

老城都的川菜對我而言,就好像杜蘇苪的8號波對無數星期六還要上班的打工仔一樣搔不著癢處。川菜不是一味的重口味,又或不是到喉不到肺的模樣。
Other Info. : 侍應小姐服務也親切,雖然忙,但仍會耐心地向問題多多的我續一解答,感謝!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
DETAILED RATING
Taste
Decor
Service
Hygiene
Value
Date of Visit
2012-06-29
Dining Method
Dine In
Spending Per Head
$138 (Dinner)
Recommended Dishes
右手邊座位
左手邊座位
前菜 - 炸菜絲
青菜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