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8-01-23
709 views
在土瓜灣長大, 原對大小店鋪橫街窄巷都暸如指掌, 但地鐵入區, 街道都日夜改造, 太多店鋪開業又關門, 走過大街小巷, 現在也覺得陌生; 最近走過近樂民村一端的落山道, 發現除了新樓盤, 也太多新舖舊店的起落; 走到落山道口, 在一重重修路牌與地盤圍板之間, 發現了一間日本食店門口因在地鐵正裝修的出口旁邊, 被附近的地盤圍板稍稍遮蔽, 見餐牌以日本新鮮運到為主打, 二話不說入座, 說到底, 土瓜灣雖然是舊區, 仍然有很多高手隱世在此. 坐下店長向我們介紹今日的新鮮到貨食材 - 北海道毛蟹及鹿兒島和牛肩胛肉, 既然新鮮到港, 沒理由不試試主角未到, 先送上沖繩海葡萄沙律 - 老闆很重手, 給的海葡萄份量超多, 而且很 fresh, 記得在沖繩試過在街頭買回酒店吃, 也沒有今天吃的這份那樣新鮮; 沙律還有黒芝麻豆腐及澳洲有機沙律菜, 豆腐咬下來像布甸口感, 非常好味今天由老闆發板, 將北海道毛蟹及和牛肩胛肉做鍋, 店長先給我們看看新鮮的毛蟹, 眼睛還在閃閃, 不好意思呢一會兒要把你吃下肚裡; 老闆在拆毛蟹的同時, 和牛肩胛肉及蔬菜盤先上枱; 看見和牛肉鮮嫩, 未食已先吞口水; 店長說因
門口因在地鐵正裝修的出口旁邊, 被附近的地盤圍板稍稍遮蔽, 見餐牌以日本新鮮運到為主打, 二話不說入座, 說到底, 土瓜灣雖然是舊區, 仍然有很多高手隱世在此.
坐下店長向我們介紹今日的新鮮到貨食材 - 北海道毛蟹及鹿兒島和牛肩胛肉, 既然新鮮到港, 沒理由不試試
主角未到, 先送上沖繩海葡萄沙律 - 老闆很重手, 給的海葡萄份量超多, 而且很 fresh, 記得在沖繩試過在街頭買回酒店吃, 也沒有今天吃的這份那樣新鮮; 沙律還有黒芝麻豆腐及澳洲有機沙律菜, 豆腐咬下來像布甸口感, 非常好味
今天由老闆發板, 將北海道毛蟹及和牛肩胛肉做鍋, 店長先給我們看看新鮮的毛蟹, 眼睛還在閃閃, 不好意思呢一會兒要把你吃下肚裡;
老闆在拆毛蟹的同時, 和牛肩胛肉及蔬菜盤先上枱; 看見和牛肉鮮嫩, 未食已先吞口水; 店長說因為他們有熟人幫忙, 才可找到鹿兒島的和牛, 另外還有另一鎮店之寶 - 神戶牛牛柳, 店長拿出來給我們看看, 脂肪紋理清晰, 分佈極均勻, 這裡一件已要二千多元了, 還不一定有貨, 因為自311地震後, 沒有太多貨源外送, 香港只幾間大餐廳及六星酒店才找到貨源; 聽著店長這樣說, 心裡已經口水長流了.
火鍋以日本昆布做底, 當送上已拆件的毛蟹時, 先將蟹膏放進煮沸, 讓昆布湯聞起來充滿蟹膏香味; 待味道混和就先由蟹身, 大小蟹腳及鉗遂步的吃, 蟹肉味道鮮甜, 拆出來絲絲咬在口非常滋味; 由較大肉身好好咬口的蟹鉗再吃至較幼身的鮮味蟹腳, 鮮甜得連手指也想吃掉
即日來貨的果然鮮味十足, 一邊吃一邊跟店長閒聊, 聽得出他與老闆對食材都很有要求, 每件食材的來源地, 時令, 運送過程, 甚至餵飼的食物都暸如指掌, 來確保食材的質素, 背後有人花了這樣子的功夫, 今晚吃得到這種級數的食物, 這一頓實在驚喜
整隻蟹勺過湯後, 湯底變得更香甜, 這個時間就放入和牛輕勺一下, 和牛嫩滑鮮活, 加上蟹膏的香濃及蟹肉的鮮甜, 實在不得了, 放入口沒有立即吞下, 感受一下牛肉在舌上的半融化口感, 滿足到不得了;
最後再放入蔬菜藍裡的日本葛絲, 嗚門卷, 手打烏冬, 鮮冬菇, 娃娃菜, 豆腐, 靈芝菇, 因為食材都是即日到貨的, 鮮甜食物混和在一起, 令人難以停手, 已經飽到不得了, 還是一氣呵成的吃盡所有
Other Info. :
同店長閑談, 說起土瓜灣地方雖小不過街道眾多, 很多時客人都會找不到店子正確位置, 它的地點為 1A 號, 不是 1號 A,其實就在將來的地鐵出口旁, 近樂民村那邊的落山道口的 Circle K旁就是了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