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6-05-19
20 views
大概十八年前左右,因在沙田區工作關係,每晚十時半收工後,總愛和八至十個同事到金沙角打冷食宵夜,其菜式製作水準甚高,當中的韮菜猪紅、生腸併墨魚、鹅片、蒜茸炒蒜芯、椒鹽竹仔魚、炸大腸和蝦乾小炒皇都是一眾人的喜愛之選,間中會蒸條魚和蒜茸蝦,再飲十零廿枝啤酒,呻一呻返工的寃屈氣和講一講老細的壞話,簡直係一樂也!直至零晨過後就拖着闌珊的腳步回家,我們喜歡到金沙角是除了喜歡它的菜式好味外,還喜歡它位處街邊大排檔,大家可以粗聲粗氣地高談闊論唔怕失禮。如是者,在金沙角渡過了幾載寒暑後,小弟终於要離開沙田到別處謀生了,由當天至今都沒有再到金沙角食飯了,但腦海對金沙角的小莱依然歷久不忘,直到最近,舊同學相約到金沙角食晚飯,對舊地重遊,我感到莫名的興奮,經過十五、六年時間的洗擦,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轉變,只是以前坐的膠櫈改為較舒適的有柄木椅,再加部LCD大電視,可供邊食邊睇劇集,菜式方面,我刻意點選了韮菜豬紅、生腸併墨魚和鹅片,此三款菜除了可以懷緬一番過去之外,還可試一試當年的高水準作品有沒有質素下降,但當我一試之下發覺其水準果然歷久不衰,其他菜式包括:羊腩煲、油鹽水泥鯭和金菇肥牛煲也有不俗水準,結帳每人花費八
如是者,在金沙角渡過了幾載寒暑後,小弟终於要離開沙田到別處謀生了,由當天至今都沒有再到金沙角食飯了,但腦海對金沙角的小莱依然歷久不忘,直到最近,舊同學相約到金沙角食晚飯,對舊地重遊,我感到莫名的興奮,經過十五、六年時間的洗擦,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轉變,只是以前坐的膠櫈改為較舒適的有柄木椅,再加部LCD大電視,可供邊食邊睇劇集,菜式方面,我刻意點選了韮菜豬紅、生腸併墨魚和鹅片,此三款菜除了可以懷緬一番過去之外,還可試一試當年的高水準作品有沒有質素下降,但當我一試之下發覺其水準果然歷久不衰,其他菜式包括:羊腩煲、油鹽水泥鯭和金菇肥牛煲也有不俗水準,結帳每人花費八十多元,經濟兼好食。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