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07-30
2939 views
實在想不到我還會到口利福這類店子吃飯。平時吃傳統中菜還要挑三揀四的,今晚竟然來這裡吃煮給洋人吃的新派中菜。位於在荷里活道旁一條小小橫巷,附近沒有泊車位,離行人扶手電梯遠遠的;若非朋友介紹,絕不會自己摸到這兒來。地面是半開放式廚房,廚子們全是非華裔人士。最醒目的是一片由麻雀牌子砌成的矮牆;一條漆黑樓梯,引領至地窖。餐廳座無虛席。左邊是一整桌金髮洋人,右邊是七、八個只得十多歲的少男少女,操著流利英語,打扮得準備等下子去clubbing跳舞的樣子。幾個少女濃妝短裙高跟涼鞋,嘰呢呱啦地說笑不停,頗為賞心悅目。店裡裝修新潮,大體上就是黑漆漆的,偶爾幾個龍形雕刻或雙喜擺設,再來數幅色彩豐富的懷舊香港掛畫,滿足了洋人對中國文化的好奇。震耳欲聾的外國音樂,令人昏昏欲睡的暗淡燈光,我自大學畢業後就不再蒲這種地方,轉眼間十年就過去了,難免感嘆青春一去不復返。雖說是中式餐館,頭盤卻先來份生牛肉他他,除了灑在牛肉上的炸蒜粒、及伴碟的兩片炸蝦片外,實在說不出哪兒有中菜特色。油甘魚生沙律是百分百的西菜,味道倒是不差。炒飯、炒雜菇,鑊氣欠奉,說不定是因為電磁爐的力度有限。春卷和餃子,吃下去就像美國唐人街小餐館的出品
位於在荷里活道旁一條小小橫巷,附近沒有泊車位,離行人扶手電梯遠遠的;若非朋友介紹,絕不會自己摸到這兒來。
地面是半開放式廚房,廚子們全是非華裔人士。最醒目的是一片由麻雀牌子砌成的矮牆;一條漆黑樓梯,引領至地窖。
餐廳座無虛席。左邊是一整桌金髮洋人,右邊是七、八個只得十多歲的少男少女,操著流利英語,打扮得準備等下子去clubbing跳舞的樣子。幾個少女濃妝短裙高跟涼鞋,嘰呢呱啦地說笑不停,頗為賞心悅目。
店裡裝修新潮,大體上就是黑漆漆的,偶爾幾個龍形雕刻或雙喜擺設,再來數幅色彩豐富的懷舊香港掛畫,滿足了洋人對中國文化的好奇。
震耳欲聾的外國音樂,令人昏昏欲睡的暗淡燈光,我自大學畢業後就不再蒲這種地方,轉眼間十年就過去了,難免感嘆青春一去不復返。
雖說是中式餐館,頭盤卻先來份生牛肉他他,除了灑在牛肉上的炸蒜粒、及伴碟的兩片炸蝦片外,實在說不出哪兒有中菜特色。油甘魚生沙律是百分百的西菜,味道倒是不差。 炒飯、炒雜菇,鑊氣欠奉,說不定是因為電磁爐的力度有限。春卷和餃子,吃下去就像美國唐人街小餐館的出品,對某些回流港人,還可能算是懷念的味道。 牛肉生菜包,混合了川式醃菜,看起來很是吸引,吃著卻嫌太鹹,辣味掩蓋了一切;其實所有餸菜都是如此味道,也許洋人認為這就是中國菜吧。 烤鴨肉味香濃,頗是出色,只是中國人吃烤鴨總愛吃肥美的,這兒卻用瘦鴨肉,切合現代人、西方人奉行的少脂肪健康飲食。 再來個烤豬肋骨,用了中式薑葱來焗,倒也新奇別緻;可惜始終走不出鹹、辣二字。 餐牌上的 甜品只得三款,均是西式,不叫也罷。
食品不貴,貴在酒水。五個人,每人大概六、七百元,其中一半都是酒水錢。吃著這麼鹹的東西,總要多喝些飲料吧。
這次算是見識了所謂的潮人新派中菜。裝潢、氣氛、綽頭、餐具設計等,都是很不錯的;至於食物,我還是光顧一般的中菜館了。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