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52
30
Level4
2012-09-23 83 views
記得有天同組同事突然相約要吃麻辣火鍋, 本身她放工後甚少出外, 好奇之下才知那天原來她被工事迫得有點累, 很想吃點辣來激發一下。 我打趣不怕火上加油, 愈吃愈燥嗎? 她自有一套道理, 覺得這樣可驅散悶氣, 真正的瀲爽過來。 就這樣被她感染著, 其實本身就已經嗜辣, 對辣的渴求程度不被甜品輕的呢! 繼上月的海鮮聚後, 三人幫又再出動, 每月一飯局早已是不成文的事。 既然大家都是愛辣之人, 那就易辦得多, 喜得他倆陪我瘋狂, 大可盡情地辣個夠。 週五的黃金晚上, 沒訂位之下, 已有心理準備等上一會。 雖然正值炎夏, 但似乎大家都也不介意局出一身汗, 在門外默默的等待著。 客人也相當識做, 吃過便離開, 流量蠻快的。 店子格局普通, 容納的人數也不少, 還算乾淨明亮, 人多起來時頗為喧鬧, 要相傾得放大喉嚨。 雖以川菜為主, 但也提供少量的中式小炒, 既可滿足各好辣之徒, 又不致苦了陪辣的人。 這晚的目標明確不過, 就是要徹底辣個痛快, 沒需要太多的顧忌, 每人便將想吃的點選, 準備迎接這場辣戰。其實初時是對口水雞虎視眈眈, 但最後還是不敵夫妻肺片($40)的誘惑。 每家取材不盡相同, 但都
Read full review
記得有天同組同事突然相約要吃麻辣火鍋, 本身她放工後甚少出外, 好奇之下才知那天原來她被工事迫得有點累, 很想吃點辣來激發一下。 我打趣不怕火上加油, 愈吃愈燥嗎? 她自有一套道理, 覺得這樣可驅散悶氣, 真正的瀲爽過來
。 就這樣被她感染著, 其實本身就已經嗜辣, 對辣的渴求程度不被甜品輕的呢!
11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繼上月的海鮮聚後, 三人幫又再出動, 每月一飯局早已是不成文的事。 既然大家都是愛辣之人, 那就易辦得多, 喜得他倆陪我瘋狂, 大可盡情地辣個夠
。 週五的黃金晚上, 沒訂位之下, 已有心理準備等上一會。 雖然正值炎夏, 但似乎大家都也不介意局出一身汗, 在門外默默的等待著。 客人也相當識做, 吃過便離開, 流量蠻快的。 店子格局普通, 容納的人數也不少, 還算乾淨明亮, 人多起來時頗為喧鬧, 要相傾得放大喉嚨。
8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雖以川菜為主, 但也提供少量的中式小炒, 既可滿足各好辣之徒, 又不致苦了陪辣的人。 這晚的目標明確不過, 就是要徹底辣個痛快, 沒需要太多的顧忌, 每人便將想吃的點選, 準備迎接這場辣戰。其實初時是對口水雞虎視眈眈, 但最後還是不敵夫妻肺片($40)的誘惑。 每家取材不盡相同, 但都是以牛肉臟為主。 牛肚、牛展和牛舌未有灼得過火, 以致失去咬口, 早浸在紅油濃汁之中。 但我等還嫌未夠均勻, 自行再多拌數下, 直至見每塊完全上辣汁後才肯罷休。
牛舌口感偏似豬脷, 挺實爽口, 羶味不濃重, 愈嚼愈香。 組織細軟的牛展連上剔透的筋位, 既爽且彈, 辣味都滲透其中。 至於金錢肚柔軟卻不失咬口, 最能吸盡辣汁。 辣的同時, 透出一陣的醋香, 又帶點甜, 跟辣味來個中和, 不算太刺激。
8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水煮系列似是不可缺, 也帶領大家進入高潮。 當中的主角可隨意換成桂魚、羊肉、豬肉片、墨魚仔等, 但還是水煮牛肉($78)深得大家的喜愛。 雖然未見有一大片辣油蓋面, 反跟汁料融合, 但熱度方面還是合格有餘的。 牛肉份量蠻慷慨的, 不是以配料墊高衍生的錯覺, 幾乎一夾便是肉片。 肉味不輕, 未會腍滑像糕狀, 未覺太多化學成份處理的痕跡, 柔韌滿有嚼勁。

那股辣不是一下子的衝擊, 反帶著層次, 辣以外也有香料在襯托著, 不會死辣搶喉, 雙唇慢慢地發燙, 繼而感受少許麻痺感。辣汁正是精華所在, 這時正需要一碗白飯, 將辣香美味都帶進入。 正期盼會否找到薯粉, 怎料找極也不見, 取代的卻是粉皮, 爽滑卻未算晶瑩煙韌, 但跟辣汁無疑是合拍非常, 只可惜份量不多, 但我也不顧他倆, 不停在夾。
6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不時聽見吱吱作響, 原來是鐵板菜式, 引得大家也改變初衷, 點上鐵板肥腸($68)。 不消一會, 迎面而來一股熱氣, 急得要找些防避, 生怕油花濺過來。 鐵板先煮至火紅, 奈何那份熱來得很短暫, 看來也是將煮熟的餸搬到板上而已。 配料皆顯惹味, 青瓜、雜椒、洋葱、蒜子等跟肥腸共冶一爐。

即使滿佈著小條辣椒, 反而沒半點辣味, 甜香反更突出。 豬腸經厚切成一圈圈, 只見肥膏都藏著中間, 但怕膩的我還是無福消受, 要將少部份撥走, 但已夠肥美油潤, 腍滑好嚼, 豬燥味不太明顯, 只嫌油份頗多, 在黑黑的鐵板上更易看出來, 特別是不再熱時, 更加漏, 只好挑出肥腸來, 盡索油份的配菜就要放棄了。
103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辣子田雞($98)一端來時, 甫見到那片火紅、雞肉都被花椒跟子彈椒重重圍困的景象, 已即時醒神過來, 特別的雀躍。 比起雞丁, 田雞似是多份鮮滑, 切成小丁狀, 卻不會細碎得過份, 骨肉比例剛好, 輕咬已離骨。 經輕炸至乾身, 內裡卻很嫩滑。
辣味不只停留在表面, 作點綴之用, 早已滲透於在肉內, 香脆細滑, 那份辛香相繼而來, 稍一不防咬到花椒粒, 突如其來的咸加上痺感, 即時衝擊過來。
7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一心要辣到底, 只四味好像有點意猷未盡, 決意追加一客泡椒魚頭($138)。 本身其實不懂也很少吃魚頭, 只因吮骨不靈光, 但偏偏又愛吃魚。 見她一臉興奮, 不忍掃興, 又覺得可以一試吧! 兩個大魚頭撲粉輕炸後, 魚汁都被封鎖著, 內裡保持嫩滑, 先夾面珠肉來吃, 大大的一塊, 爽滑, 鮮甜味十足, 藏著豐富的魚油, 油潤至極。 之後開始將魚頭解剖, 裡邊透明像是啫喱狀的東西, 滑滑的又很軟, 入口會慢慢溶化, 未嚐出太多的腥味, 滿是膠質。 奶白的魚湯每口都是多麼香醇清甜
, 又帶份辣味, 來得溫和, 充斥魚鮮, 引得大家都一碗接一碗地喝下, 一滴也不願浪費。

一輪辣勁過後, 胃部留有一股暖氣, 微發燙的感覺。 不自覺拿九龍人氣之選的麻辣媽媽作個比較, 那邊同樣辣得出色, 但走的路線有點不一樣, 用油較重手, 易感到攻鼻刺激。 而小辣椒則相對溫和, 著重香料的發揮, 味覺不會一下子被重重的辣味攻陷。 地點雖是隔涉, 但只要美味的話, 確是值得特意過來, 好好地止著辣癮。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
DETAILED RATING
Taste
Decor
Service
Hygiene
Value
Date of Visit
2012-09-21
Dining Method
Dine In
Spending Per Head
$150
Recommended Dishes
  • 辣子田雞、水煮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