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0-08-07
48 views
又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情,最好的就是去吃,要吃好一點的,所以決定是日一支公,都走去料理店吃個午餐,我想大家都知道,一個比較像樣的日式午餐,也至少要百五元吧,當然比起晚市來說,又是另一回事,這也包括價錢。一個人走了入店,被店員招呼到吧枱坐,這正合我心意,整所店子也大大話話有六七枱人客,但竟然沒有一位食客是坐吧枱的,可能人家是想來邊吃邊談天吧,而我就安靜的坐下後,就看一看餐牌,但其實一個人來吃,也不用細想什麼好了,見有手握壽司定食,包了十一件壽司,再配上沙律、前菜、茶碗蒸、湯烏冬及甜品,就輕輕的都夠吃。吃之前用暖暖的毛巾抹淨雙手,之後就迎來沙律、前菜及茶碗蒸了,沙律用上車厘茄、青瓜及青菜,再加點油醋汁,吃起來又爽口又開胃;前菜屬於應是吸物之列的東西,用上清清的菇湯煮浸的芋頭,帶來一點九州的風味,芋頭煮得不過份的腍,硬度剛好,入口有芋香,當然如果可以再粉一點會更好,另外的甘筍及冬菇都也不錯,全都味道清淡,洗滌味蕾,為餘下的菜式舖路。一打開茶碗蒸的蓋,赫見內部是光滑無比,一點汽泡也沒有,但奇怪的是一點其他食材也沒有的,於是用匙羹舀了一下,蛋非常之幼滑,但蛋味就很薄,然而鹹度剛好又帶點上湯味,總算
又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情,最好的就是去吃,要吃好一點的,所以決定是日一支公,都走去料理店吃個午餐,我想大家都知道,一個比較像樣的日式午餐,也至少要百五元吧,當然比起晚市來說,又是另一回事,這也包括價錢。
一個人走了入店,被店員招呼到吧枱坐,這正合我心意,整所店子也大大話話有六七枱人客,但竟然沒有一位食客是坐吧枱的,可能人家是想來邊吃邊談天吧,而我就安靜的坐下後,就看一看餐牌,但其實一個人來吃,也不用細想什麼好了,見有手握壽司定食,包了十一件壽司,再配上沙律、前菜、茶碗蒸、湯烏冬及甜品,就輕輕的都夠吃。
吃之前用暖暖的毛巾抹淨雙手,之後就迎來沙律、前菜及茶碗蒸了,沙律用上車厘茄、青瓜及青菜,再加點油醋汁,吃起來又爽口又開胃;前菜屬於應是吸物之列的東西,用上清清的菇湯煮浸的芋頭,帶來一點九州的風味,芋頭煮得不過份的腍,硬度剛好,入口有芋香,當然如果可以再粉一點會更好,另外的甘筍及冬菇都也不錯,全都味道清淡,洗滌味蕾,為餘下的菜式舖路。
一打開茶碗蒸的蓋,赫見內部是光滑無比,一點汽泡也沒有,但奇怪的是一點其他食材也沒有的,於是用匙羹舀了一下,蛋非常之幼滑,但蛋味就很薄,然而鹹度剛好又帶點上湯味,總算是合格的,見沒什麼材料,再舀深一點,最後舀到底原來都是只有一粒銀杏,明明見到人家食評中的茶碗蒸的材料很豐富的,為何我的就如此呢?
之後就來重頭戲壽司了,十一件的壽司,分別有白魽、的鯛、旗魚、剝皮魚、油甘、熟蝦、甜蝦、鮭魚、帆立貝、玉子及海膽軍艦,白身魚佔了近半,其餘的都是蝦、貝類及海膽,竟然鮪也沒有,真的有點希奇;另外店家都跟來一點酸薑及Wasabi,前者入口酸勁十足;而後者雖不是生磨,但至少不是牙膏貨,個人認為質地不錯,但味道就一點刺激感也沒有。
都是先吃白身魚,未談魚肉,先談壽司飯,溫度是剛好的如體溫一樣,飯握得緊致,但又不算太實,其實相信主要的功勞也是珍珠米飯,米飯真的很黏很稠,個人認為是過份黏身,而且醋味太低,近乎是吃不出,幸而米飯粒粒飽滿,都算不錯。先來吃白魽鮮甜清爽,入口很有彈性,味道方面就過為淡身;的鯛肉質鮮美而無腥味,也是那爽口無比之感。
旗魚蛋白較多,入口更有肉香而甘甜,肉質既軟又爽,但是日吃到的算是普通貨色而已;剝皮魚細白鮮嫩,肉質較為煙韌,入口清甜,可能是因為沒什麼脂肪的原因吧,怕肥的女仕,吃多一點它也沒所謂;再來的是油甘魚,入口既爽且帶點彈性,入口的脂香比剛才吃的都要強,但個人認為還是差了一點。
接下來吃個人不太愛吃的鮭魚,入口竟然沒有一貫肥美嫩滑的感覺,脂香欠奉而且味淡極,以三文魚來說是非常罕見,這件魚我膽敢說不是太行;熟蝦都算夠大隻,但入口明顯不夠爽,而且又過份的甜,那種甜甜得來很不自然;甜蝦入口甜美,而且總算不太霉,入口尚帶爽口感,這件不錯;另外那件帆立貝不算很大件,但勝在入口不會太散腍而有點咬口,加上帶有不俗的貝類的肉香,都算是打個平手了吧。
之後轉攻玉子,玉子是預先煎好的,放涼後再備用,但在吃壽司的中途,見到其中一位師傅在預備晚市的玉子,看來店家的手勢不俗又夠認真,說回食物,玉子夠大件夠厚,入口鬆軟,有蛋香而又滲出濃濃的甜香,個人認為非常對版;海膽留下押尾吃,都是慣常有點的糊口,但吃起來都算甘香,而又一點苦味也沒有,算是有所交代了,最令人不滿的反之是那紫菜,軟腍腍一點海苔白味也沒有,其實紫菜又不算是什麼貴價的食材,為何要如此呢?
吃過了壽司,店員着我可以在烏冬及麵豉湯之中二擇其一,一來不想吃得太飽,二來麵豉湯的味道好像是比較濃郁一點,最後選擇了麵豉湯,可能店家是太早端它過來吧,到我真的喝麵豉湯的時候,只屬微暖的狀態,麵豉味又不太濃香,湯喝起來較清,伴着一點豆腐、海帶及蔥花,未能留下什麼印象。
最後可以在雪糕及咖啡之中擇一,最後要了雪糕而非咖啡,皆因是日想吃點甜,迎來一客豆腐雪糕,入口細滑又夠冰凍,有奶味也難得的有點豆腐的味,但真正的大豆味,唔好玩啦!
本人對日本菜的知識只可說是半桶水之中的半桶水,要去學要去吃的路還長,可惜日本菜在香港來說,比其他菜系的門檻高,要交的學費還很多,所以要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都是努力點進修及工作吧。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