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9-09-14
54 views
打完羽毛球,瓜已急不及待提出要去「食豆腐」,其實是指位於川龍街的豆腐主義。鄰近楊屋道街市,如單看門面,其實跟一般的豆腐店無異,店內裝修以黑色作主調,平淡中帶點現代感,都幾「四正」。各人點了一杯豆漿解渴補充水份,分別點了原味豆漿、薑汁豆漿、黑豆漿、涼粉豆漿及西米露豆漿,餐牌上還有芒果豆漿、西瓜豆漿等多款創意選擇,幾特別。沒有點豆腐花,反而對一些特色小吃更有興趣。先來的是鮮肉豆腐粒腸粉,賣相跟酒樓蒸腸粉分別不大,那想到厚厚的腸粉皮一夾就散,內餡味道似足老少平安,可能豆腐跟腸粉的化學作用非我所能接受,結果只好一咬即棄。另一道煎魚蓉豆腐餅,賣相又是跟酒樓煎魚餅一樣,外皮尚算煎得香口,但內裡卻無比軟腍,魚蓉少,豆腐味淡淡的,感覺奇奇怪怪,說美味不是,說健康又太油膩了。最後上檯的紅菜頭豆腐,厚厚的賣相,友人笑說是煎午餐肉,味道方面,跟豆腐餅一樣的外脆,唯一咬下內裡的豆腐,會令人立即變「囧」,只能說豆腐鞋過「不灰鞋」,豆味只得一點點,徒具創意,周中話齋,難吃都要比一分。我唯一滿意的是凍原味豆漿,滑入喉嚨,質感竟極似「維他奶」,「少甜」下仍感到有點點豆味,收貨。除非你對以上介紹的創意小吃好有興趣,否則
各人點了一杯豆漿解渴補充水份,分別點了原味豆漿、薑汁豆漿、黑豆漿、涼粉豆漿及西米露豆漿,餐牌上還有芒果豆漿、西瓜豆漿等多款創意選擇,幾特別。沒有點豆腐花,反而對一些特色小吃更有興趣。先來的是鮮肉豆腐粒腸粉,賣相跟酒樓蒸腸粉分別不大,那想到厚厚的腸粉皮一夾就散,內餡味道似足老少平安,可能豆腐跟腸粉的化學作用非我所能接受,結果只好一咬即棄。
另一道煎魚蓉豆腐餅,賣相又是跟酒樓煎魚餅一樣,外皮尚算煎得香口,但內裡卻無比軟腍,魚蓉少,豆腐味淡淡的,感覺奇奇怪怪,說美味不是,說健康又太油膩了。最後上檯的紅菜頭豆腐,厚厚的賣相,友人笑說是煎午餐肉,味道方面,跟豆腐餅一樣的外脆,唯一咬下內裡的豆腐,會令人立即變「囧」,只能說豆腐鞋過「不灰鞋」,豆味只得一點點,徒具創意,周中話齋,難吃都要比一分。
我唯一滿意的是凍原味豆漿,滑入喉嚨,質感竟極似「維他奶」,「少甜」下仍感到有點點豆味,收貨。除非你對以上介紹的創意小吃好有興趣,否則不用專程一試,要吃好的豆腐,全港九新界大有人在。埋單位位十六蚊,表面算是抵吃,但事實又不太滿意。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