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05-10
2827 views
是晚,與相熟食友結伴到羅麥記用餐。甫踏入餐廳大門,彷彿時光倒流,回到屬於蕭芳芳、呂奇的六七十年代。誠然,無論裝潢設計,還是各種各樣的小擺設,都清楚表明羅麥記走的是懷舊冰室的路線。據聞,餐廳的兩位老闆 – 羅生和麥生,生於七十年代,見證了獅子山下同舟共濟、難苦與共的光輝歲月。「羅麥記」,就是想把兩人的點滴生活印記,以及一個消失了的集體回憶,再次呈現食客眼前,讓大家從視覺和味覺去細意品嚐、悉心回味那些年的情懷和味道。餐廳區域一分為二,被商場通往屋邨的行人通道間開,故地方不算十分實用。餐廳亮麗鮮艷的色彩配搭,營造了一個開心而舒適的用餐環境。草綠通花鐵門最為搶眼醒神,牆身貼有鮮艷幾何圖案牆紙,地下鋪有懷舊瓷磚,店內店外更擺放了不少由各處搜集回來老古董,如舊電話、三鳳海棠粉、火水燈、鋁質信箱、火柴盒、公雞碗等,吸睛指數爆晒燈。據聞,海棠粉還屢次被人偷去。 餐廳懷舊食物分為六大類 - 特色土砲小食、三文治多士、公仔麵撈麵通粉、焗住食香港情懷、甜品及飲品,售價由$16-$85不等,豐儉由人。是晚,嘴饞的我們也試了數款「十大必食」推介。小妹素來有一壞習慣 - 就是喜歡咬冰﹗這杯冰凍透心涼的菠蘿粒粒冰
餐廳區域一分為二,被商場通往屋邨的行人通道間開,故地方不算十分實用。餐廳亮麗鮮艷的色彩配搭,營造了一個開心而舒適的用餐環境。草綠通花鐵門最為搶眼醒神,牆身貼有鮮艷幾何圖案牆紙,地下鋪有懷舊瓷磚,店內店外更擺放了不少由各處搜集回來老古董,如舊電話、三鳳海棠粉、火水燈、鋁質信箱、火柴盒、公雞碗等,吸睛指數爆晒燈。據聞,海棠粉還屢次被人偷去。
甫見牛河上枱,大感不解,坊間牛河如一纏綿的戀人,粉汁料混合為一,分不出彼此。可是,眼前的牛河,白哲河粉、濃黑醬汁和薄片牛肉各據一方,互不理睬對方,是在鬧情緒嗎?
原來,除非事先要求,否則,餐廳的牛河是不會混合為一的。吃前,食客要先自行把醬汁和河粉牛肉一起攪拌,讓三者混合在一起後才享用。牛河份量蠻多的,鑊氣稍弱,因是用電爐烹調關係。幸而,醬汁夠甜夠香夠濃,且不油膩。沾滿醬汁的河粉幼滑帶甜味,牛肉軟腍有嚼勁(食友所言),還有少許蛋絲及芽菜作配料,整體味道不錯,難怪成為了十大招牌菜之一。
店家先把方包中間掏空,塞入蛋炒飯,再加入煎香了的豬扒及蕃茄汁同焗,即成金磚焗豬扒飯了。吃時,應該先把面層的豬扒移開,搯出炒飯後,再用刀切開麵包。豬扒醃得不錯,夠入味且帶有嚼勁,份量也不少,茄醬夠多夠酸甜惹味,伴炒飯底同吃一流,惜餐廳炒飯鑊氣不太夠也。另一失色之處是 - 麵包太過厚身,焗得一點也不鬆脆香口。
身處其中,邊品嚐美食,邊環視四周。許美靜《傾城》的歌詞不期然在腦海中浮現了,「……繁華鬧市,燈光普照,然而共你,已再沒破曉。紅眼睛,幽幽的看著這孤城,如同苦笑,擠出的高興……」。獅子山下的精神,對我們這一輩人來說,是老一輩人的神話舊聞;香港,對我們這一輩人來說,是一個冰冷孤城。套用《天與地》的對白:「The city is dying﹗」西西的《我城》寫的是七十年代香港年輕一代的故事,以反樸歸真的盼望和樂觀,去展望將來。然而,今日的你我,卻是不斷回首過去。我哋的未來何在呢?吃完這一頓飯,小妹不禁想多了……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