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7
4
Level4
2013-01-25 50 views
聖誕節日, 平安夜是閒日, 需要上班。反正到了外頭, 便與他二人尋尋食。久聞這家燒肉店來頭不少, 在九州大有名堂, 心中已萌試試的念頭。結果平安夜, 我們在這裡, 可是訂枱之時, 七點鐘左右的一輪已告爆滿, 最快九點才有位。嘩! 怎樣樣的一家旺場餐廳。平安夜都是消費夜, 餐廳強烈推介預設好的聖誕特餐, 但我並不以為然。只是希望點一些自己更喜歡的, 不過店員重申, 因聖誕關係, 每人最低消費四百大元。雖明白餐廳處於旺角中心地段, 前身是元祿壽司, 但還是不要把我看得太低。幸好它不是應節日而將價錢雞犬升天, 不過照正常的餐牌, 我這個好食之人還是可以招架得來。結果, 我們點了一個套餐為基本, 索價$580。食物包括兩款的牛肉件, 牛舌薄切, 大蝦, 花甲, 帶子, 冬菇及噴火辣豬肉。而另外再加兩款牛內臟作料, 素知九州盛行吃"牛白肉", 即牛內臟燒煮, 好此道的九州人吃這些如觸電一樣的震撼, 並如上了癮一樣。餐入面先燒的牛舌乃薄切作料, 個人而言, 牛舌當然吃厚切好。不過餐廳多是選擇薄切, 因為相比之下較容易處理。厚切在溶雪與辟味所花費的功夫比薄切多出不少, 但叫價不差太遠。再加上薄切在
Read full review
聖誕節日, 平安夜是閒日, 需要上班。反正到了外頭, 便與他二人尋尋食。久聞這家燒肉店來頭不少, 在九州大有名堂, 心中已萌試試的念頭。結果平安夜, 我們在這裡, 可是訂枱之時, 七點鐘左右的一輪已告爆滿, 最快九點才有位。嘩!
怎樣樣的一家旺場餐廳。
25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平安夜都是消費夜, 餐廳強烈推介預設好的聖誕特餐, 但我並不以為然。只是希望點一些自己更喜歡的, 不過店員重申, 因聖誕關係, 每人最低消費四百大元。雖明白餐廳處於旺角中心地段, 前身是元祿壽司, 但還是不要把我看得太低。幸好它不是應節日而將價錢雞犬升天, 不過照正常的餐牌, 我這個好食之人還是可以招架得來。
2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結果, 我們點了一個套餐為基本, 索價$580。食物包括兩款的牛肉件, 牛舌薄切, 大蝦, 花甲, 帶子, 冬菇及噴火辣豬肉。而另外再加兩款牛內臟作料, 素知九州盛行吃"牛白肉", 即牛內臟燒煮, 好此道的九州人吃這些如觸電一樣的震撼, 並如上了癮一樣。
2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2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餐入面先燒的牛舌乃薄切作料, 個人而言, 牛舌當然吃厚切好。不過餐廳多是選擇薄切, 因為相比之下較容易處理。厚切在溶雪與辟味所花費的功夫比薄切多出不少, 但叫價不差太遠。再加上薄切在觀感上大塊, 所以一般都會選用薄片。可是真正吃下去, 口感相差很遠。而這裡的薄切算是不過不失, 牛舌有質感, 有彈性, 肉質算是嫩口。燒時加上用鹽醃好的姜蔥, 將牛舌卷在內, 來增加調味, 可以吧!
3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大蝦, 件頭不少, 不要妄想會用生猛的游水大蝦作料, 這都是急凍冰鮮, 相信應是越南來貨。可是用上的卻是大隻厚肉的, 而且有三隻已算收貨。蝦身粗大肉厚而有彈性, 燒後肉地可口, 蝦殼亦有鮮香, 而蝦腳更是脆口可吃。蝦頭有膏, 經慢烤後實而香, 已算是不錯。
4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帶子還算可以, 不過燒烤的火候要小心控制, 不可慢火長烤, 不然縮水變韌。亦需多反幾下, 不然帶子容易粘著烤網。帶子也是急凍來料, 質素只屬一般, 大小也只是一般。烤起來, 都是老樣子。
2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花甲與冬菇, 可口而好玩。其中一樣是猜花甲的底與面, 因為烤時殼受熱, 然後殼趟開。問題在於花甲的肉在哪? 如果烤的是底, 開的時候, 肉會在上面, 可是汁卻留在下面的殼。可是像鹽水般吸引的汁才是這花甲的精華, 鮮味, 自然感覺全都在這。如果烤了底, 反過來時, 汁會流失。不過我自己烤了近六次, 基本上都未有一次猜對, 失敗。而冬菇則厚肉, 嫩滑而可口。
2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第一款牛是和牛肋肉位置, 肉質比較堅實一點, 但味道較香濃。以和牛來說, 這個油脂不算多; 因位置的關係, 油脂分佈屬於條狀而非雪花般打散。不過嚼勁口感不錯, 而且肉汁經烤過, 包括在內, 咬下啖啖汁香而感覺強烈。再加上外層只用猛火輕烤, 令表面焦香而內裡夾心嫩紅。
2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第二款牛是和牛肩脊肉, 肉質較淋滑而軟, 只是輕輕一咬也可容易咬破。油脂相對多一點, 而且分佈較平均, 雖不是綿密雪花的上級料子, 但油脂入口後的膩口感真是滿足。外層輕烤, 不必焦香, 油脂入口鬆化而自動溶解, 香味滲出, 也可令人開心不已。
1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另加單點才是盛讚, 先是一客三點牛內臟拼盆。有牛小腸, 牛肝與比少見的牛沙瓜, 即鄒胃。如果你有吃牛雜的話, 其實牛肚即是牛胃, 而眾所周知, 牛有四個胃: 第一個是大家最常見的毛肚 / 草肚, 牛雜檔最多的肚; 第二個是蜂巢胃, 即常說的金錢肚, 胃壁較厚, 嚼勁較好; 第三個是頁胃, 即是牛柏葉, 本來當然是黑色的, 較爽口, 不宜厚切而是狀成千頁; 第四個胃是鄒胃, 即沙瓜, 外表皮薄而有鄒紋, 勞動較少而脂肪較多, 吃出來可有豬腸般甘香。而這個沙瓜更可燒焦一點, 味道更油更香。

有時我也怕吃牛肝, 因為質感太粉而很多時鞋口。然而這個朱赤色的砂肝薄片, 輕烤數下而熟, 淋軟滑, 不錯。而牛小腸則預先切成小件, 先烤外面有焦香而再烤內壁減去太厚油脂。牛腸的油香在口腔凝著, 停留良久, 令人回味。
2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2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試過了牛小腸的滋味, 只是切成小件的小腸也發揮如斯, 相信原條醃製的牛大腸絕對不會失望。牛大腸上桌, 一條肥肥大大經過稍一破開的大腸連同燒汁醃料卧在一瓷盅之內。用鐵夾將大腸與醃醬混上數下, 燒紅爐窩放於網上, 將外面燒香。接下來大腸長條形破開再燒, 但因油脂滴下鍋中, 燃起強烈火炎, 一發不可收拾。當多餘油脂一邊滴下, 大腸就變得焦香脆, 燒了一會大火因油脂而變得更猛, 大腸變得更焦香。後將大腸切成小件, 爐關了, 火依然繼續燒有五分鐘之久。不過味道, 油脂與香口感覺霸道得驚人, 基本上再好的牛肉外部, 根本就找不到這樣的香味與油甘, 真是不可多得。難怪九州人會對此如斯痴迷, 然而據聞九州人更會以原條盤腸的方式燒烤, 以保持內裡的牛汁, 真希望到此吃一次。


整體來說, 餐廳的表現不上豈止滿意, 就是會繼續再來, 而牛大腸的味道也會一一介紹給朋友。不過偶一為之不為過, 如果長叮的話, 這個油脂真的很不得了!! 而要不是店員阻止, 我相信我們的牛大腸燒, 火頭可會更大, 名乎其實的一個聖誕縱火。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
DETAILED RATING
Taste
Decor
Service
Hygiene
Value
Date of Visit
2012-12-24
Dining Method
Dine In
Spending Per Head
$500 (Dinner)
Recommended Dishes
  • 牛大腸
  • 牛小腸
  • 牛肝
  • 沙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