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3-02-28
5 views
今日,我又想吃拉麵了,甚麼西餐,fine dining,這些這些在我眼中都是不入流,一個人最適合吃拉麵,而不是那些集團式快餐店,簡直是對吃的不專重。在佈滿人的中環,我發現了她,她猶如在這群酒吧中的清泉,雖然她坐落的位置是天橋底下,但不減本人對她的愛慕。進入了沒有門的她,坐了一個吧檯的位置,用筆細心地填上那張點餐紙,上面的選擇並不多只有六七款,我選了最基本的那個,相信最能試出其真功夫。師傅在我面前料理著,由汆麵到叉燒再到湯底,最後去到我面前,時間不足十五分鐘。一碗拉麵,首先最緊要的是試湯底,一試就知龍與鳳。每一次摸著碗,再用湯匙去舀湯,細聞再喝,每一小步都可以感受到師傅,感受到店舖對拉麵每個細節的用心。這個湯底,不像平常的那份油膩,那份稠身的感覺,好奇(實情是八卦)的我決定問問這間拉麵店的底細。一談之下,原來此食肆是日本東京以外的分店。不過,把我的味蕾所釣住的,卻是那個不帶油膩感的豬骨湯底,看著那半濁的湯底我又想起我倆一起食拉麵的日子,上一次在富士山那個魚介湯,由師傅的自白中得知,此豬骨湯底混入了雞骨與蔬菜,使其油膩感減低;而這間舖所賣的是東京口味,是醬油味,師傅是如此的強調,醬油,不過
一談之下,原來此食肆是日本東京以外的分店。不過,把我的味蕾所釣住的,卻是那個不帶油膩感的豬骨湯底,看著那半濁的湯底我又想起我倆一起食拉麵的日子,上一次在富士山那個魚介湯,由師傅的自白中得知,此豬骨湯底混入了雞骨與蔬菜,使其油膩感減低;而這間舖所賣的是東京口味,是醬油味,師傅是如此的強調,醬油,不過在這醬油當然不乏鰹魚。或許,都市人都喜歡重口味,為那每日朝九晚九機械式賺錢的生活,在你虞我詐之中,為那乏味的生活添上一點樂子,一點鹹,好等大家還記得我們不是活在夢魘,而是比夢魘更難纏的世界。
那隻流心蛋不流心,雖然蛋黃邊有點點熟,但仍不減其蛋味,未知這是否叫風韻猶存。一邊專心地看著師傅們料理著,一邊用筷子夾起所挑選的硬麵條,麵條和我不小心一起夾起的椰菜,不期然令我想起了《一平安》那個長崎拉麵,不同的是這裡的椰菜只是小小的陪伴著,沒有搶了主角的戲。麵條和椰菜那種爽爽的感覺,帶給我的是一種小清新的感覺。說回主角,叉燒,夾起來,不屬於厚切,跟平常的差不多,若以肥瘦來說,可以說是偏瘦,不屬於本人喜歡的類型(有肉地才好,不是嗎?),不過偏瘦的叉燒有個好處,就是嚼勁度提升,加上其上碗前曾經路過那個烘爐,相信是這個原因令其帶點炭燒的味道,這種入口的質感有小許炭燒豬頸肉的味道。
喝乾最後一啖湯,不禁向師傅直豎姆指,師傅腼腆。情人節,正確來說,初五有師傅相伴,仿佛已忘了今晚因為周遭所形成的SAD(Single Awareness Day)。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