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1-04-25
120 views
總算在蘭桂坊打滾十多年,昔日那種型格老早成為歷史,自由行也來潮聖,完全影響整個蘭桂坊的自然生態,什麼也好,一"遊客化"就出事,尤其是政府開放"強國"自由行之後.....唉,我很懷念二十出頭之時,老蘭盡是型人靚人之蒲點.你說港英年代,多好?那座"加州"拆卸之後,整個老蘭好像"洗牌"一樣,LKF Tower的Hong Kong Brew House,變成滾石之強勢回歸,原有的Hong Kong Brew House,搬到去昔日Kyoto Joe之位置,至於Kyoto Joe,就搬上當年意大利餐廳"Baci"所在的大廈內.Hong Kong Brew House搬竇之後,也沒有來過落花生,這個晚上與幾位朋友參與一個興趣班,時間還早,大家便先來喝兩杯.面積比舊店的大,地下之外還有地庫.這間酒吧之最大特色,是可隨處掉花生殼,新店則不能這樣做,花生還是有,但花生殼只能放在另外的空籃之內.啤酒選擇仍舊多選擇,最大亮點是有倫敦的Fuller生啤供應,除London Pride之外,更有Honey Dew.以我所知,香港沒有太多地方可喝到Fuller的生啤,大多只得樽裝啤.其他生啤也有"梅菲","盧雲堡
那座"加州"拆卸之後,整個老蘭好像"洗牌"一樣,LKF Tower的Hong Kong Brew House,變成滾石之強勢回歸,原有的Hong Kong Brew House,搬到去昔日Kyoto Joe之位置,至於Kyoto Joe,就搬上當年意大利餐廳"Baci"所在的大廈內.
Hong Kong Brew House搬竇之後,也沒有來過落花生,這個晚上與幾位朋友參與一個興趣班,時間還早,大家便先來喝兩杯.
面積比舊店的大,地下之外還有地庫.這間酒吧之最大特色,是可隨處掉花生殼,新店則不能這樣做,花生還是有,但花生殼只能放在另外的空籃之內.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