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3-11-08
496 views
編輯曾多次邀請我參與不同的試食活動,但都因行程衝突而不能出席,又嘆走寶又不好意思!今回終於能夠成事,而且是大閘蟹的「開季第一擊」,自是相當興奮。 這天傍晚,到達酒樓,大部份受邀的食友都比我先到;迷糊之間,收了名片,連長相都未看清楚便坐下了,之後還儍儍地以為客服和編輯同事是食友,真「火羅」爆! 席上有些是春節晚飯碰過面的,轉眼已半年多不見了!而得知其中一位快要當第一任爸爸 (太太快臨盆了,這晚也是邊拆蟹邊 on call),更高興得不得了,齊齊舉杯賀賀佢! 是晚所嚐的是這裡的「星級大閘蟹宴」,主角當然是兩隻、每隻各重達六両的江蘇蟹皇!當然其他菜式也叫人期待。而店方更特別加上兩道宴席以外的新出大閘蟹菜餚,「俾啲意見吖!」宣傳大員客氣地說。有她坐在旁邊,即使我大鄉里也有個提點,放心! 大家邊聊邊等待「蟹蹤」,也淺嚐加了大粒話梅的二十年花彫皇。這酒原本已比飲過的六年的醇和,加上話梅甜味的錦上添花,更加重我的期待心情。(不過加入話梅後,不可太久才喝,否則酒會被話梅喧賓奪主。)等了不久,衆蟹皇終於列隊進入會場!望穿秋水的我沒等待「正確指令」,已自行打開蟹蓋。 瞥見裡面豐腴的蟹膏和黃油
這天傍晚,到達酒樓,大部份受邀的食友都比我先到;迷糊之間,收了名片,連長相都未看清楚便坐下了,之後還儍儍地以為客服和編輯同事是食友,真「火羅」爆! 席上有些是春節晚飯碰過面的,轉眼已半年多不見了!而得知其中一位快要當第一任爸爸 (太太快臨盆了,這晚也是邊拆蟹邊 on call),更高興得不得了,齊齊舉杯賀賀佢!
是晚所嚐的是這裡的「星級大閘蟹宴」,主角當然是兩隻、每隻各重達六両的江蘇蟹皇!當然其他菜式也叫人期待。而店方更特別加上兩道宴席以外的新出大閘蟹菜餚,「俾啲意見吖!」宣傳大員客氣地說。有她坐在旁邊,即使我大鄉里也有個提點,放心! 大家邊聊邊等待「蟹蹤」,也淺嚐加了大粒話梅的二十年花彫皇。這酒原本已比飲過的六年的醇和,加上話梅甜味的錦上添花,更加重我的期待心情。(不過加入話梅後,不可太久才喝,否則酒會被話梅喧賓奪主。)
經過四十分鐘的「搏鬥」,終於吃完第一隻了:說來慚愧,我手腳慢,敬陪末席。耽誤諸位「再下一城」的興致,鎖你! 第二輪攻擊馬上開始,這回大家都熟手多了,證明 experience curve 在吃蟹上也十分適用!
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是一班為微薄工資賣命、在驚濤駭浪和惡劣環境中捕蟹工人們的哀歌 (成書於八十多年前,但近年在日本經濟陰霾中,又再度流行起來);這裡的掌廚與出品隊伍,同樣付出不知多少辛勞與汗水,日以繼夜地跟蟹搏鬥,泡製中傳統與創新的大閘蟹菜式,以饗我等食客。當然,今時今日他/她們的工作環境比蟹工船優越多了 (這裡的廚房竟然有冷氣!我屋企都無),但那「拼搏精神」與匠人巧藝,仍是讓這對蟹束手無策的我,深感佩服!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