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07-03
3485 views
在繁多的海鮮種類當中,我最愛螃蟹!仍記得「喜記」新張時,那種混亂的情況,不過老闆與一家人在樸實的店子內,共同付出的努力倒是很珍貴,所以老公和我以前經常到「喜記」,嚐避風塘炒蟹和泥鯭粥,還順道感受人家親情的滋味。其後,我學會了薑蔥炒蟹,雖然與避風塘炒蟹的風味不一樣,不過當其時製作成本低,薑蔥的香氣亦討人喜愛,自此我們便絕少到「喜記」了!後來,「喜記」規模愈做愈大,我還記得「喜記」推出的「飛機蟹」,可想而知,「喜記」深受中外朋友歡迎。事隔多年,「寬粉王」讓我再一次重踏「喜記」,不過「喜記」卻多了「蟹將軍」的稱號,沒有深究其背景,亦不曉得以前熟悉的老闆還在與否!「蟹將軍」以紅黑為主,令我想起紅樹林泥沼中的朝潮蟹,裝潢要比以前的小店豪華多了。「寬粉王」和我兩個女生,食量不大,除了在點菜時需考慮口味外,也得注意份量。在經過一輪商議後,我們決定還是要嚐避風塘炒蟹,所以剩餘菜式的選擇空間便不大了,於是要來每人一隻的蒜茸粉絲蒸蟶子皇,份量剛好。所謂的蟶子皇,其實沒有那份皇者的氣派,不過每隻32元,也可想像得到是「小皇」而已。蟶子皇也許蒸煮得過熟了,尤其邊位顯得較硬,愛蒜的我,同時覺得生蒜的香氣可再重一
仍記得「喜記」新張時,那種混亂的情況,不過老闆與一家人在樸實的店子內,共同付出的努力倒是很珍貴,所以老公和我以前經常到「喜記」,嚐避風塘炒蟹和泥鯭粥,還順道感受人家親情的滋味。其後,我學會了薑蔥炒蟹,雖然與避風塘炒蟹的風味不一樣,不過當其時製作成本低,薑蔥的香氣亦討人喜愛,自此我們便絕少到「喜記」了!後來,「喜記」規模愈做愈大,我還記得「喜記」推出的「飛機蟹」,可想而知,「喜記」深受中外朋友歡迎。
事隔多年,「寬粉王」讓我再一次重踏「喜記」,不過「喜記」卻多了「蟹將軍」的稱號,沒有深究其背景,亦不曉得以前熟悉的老闆還在與否!
所謂的蟶子皇,其實沒有那份皇者的氣派,不過每隻32元,也可想像得到是「小皇」而已。蟶子皇也許蒸煮得過熟了,尤其邊位顯得較硬,愛蒜的我,同時覺得生蒜的香氣可再重一點。
跟從前比較,感覺避風糖炒蟹缺少了一份撲鼻的香氣與新鮮感,不過香蒜與辣椒依然炒得很乾爽與惹味,反覺是焦點所在。也許我一向喜愛如花蟹、三點蟹、白蟹、藍蟹等的海蟹,多於外殼厚硬的肉蟹,所以一直覺得肉蟹少了一份鮮味,不過「蟹將軍」的肉蟹能透出一絲的清甜,已算是不錯了!
我倆一邊聊天一邊細嚐肉蟹,光用在肉蟹上已花了一個小時,最後由「寬粉王」把香蒜與辣椒碎帶回家,供下麵時享用,可算是全蟹清掉。
一咬菜心的質感不錯,爽脆中帶著菜的鮮甜味,配上輕輕的蒜香,用油亦不多。反而簡單的蒜蓉炒菜心,是我當晚最喜歡的菜式。
還是懷念小店的「喜記」!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