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3-08-03
575 views
最近看報紙雜誌都有不少文章介紹這家白木屋的豆腐料理,款色多變也貌似幾有趣:豆腐一向和美容護膚之類很有關係。恰好公司一班女同事打算約吃飯,就隨水推舟哄她們來試吃。提早兩天打電話去訂一張星期五晚的八人枱也成功,心中暗暗吃驚,這店這麼無人氣嗎! 一怕不好吃二怕太貴,戰戰兢兢了兩天,用餐當天感受卻是出奇的好。除了豆腐料理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別的選擇,但既然是為豆腐而來,我們也就先一口氣點了四款以豆腐為主的食品。聽聞此豆腐是店內每天新鮮製造,不過上桌前店員已經把豆腐勺出來了,無緣看到它完整一磚的樣子有點可惜。我們挑了跟豆腐汁(另一選擇為鹽), 味道比較淡不會掩蓋豆腐本來的味道。豆腐很滑,感覺像是在吃豆腐花。名字響噹噹,但吃起來就是普通雜菜豆乳鍋。喜歡吃肉的朋友也有一些跟牛豬肉的選擇,但可想像那些肉會搶掉豆乳的清淡味。而小碗裝的骨膠原也和平時看到那種透明透明的不大一樣,放入湯之後當然,融於湯中甚麼痕跡都沒有剩下了。但我自己很喜歡這鍋里的硬豆腐,質地超實淨的很有口感。只是以這個價位來說,我寧願多叫兩三款小吃來佐酒似乎會更加開心。這東西啊可以吃很久! 小火慢煮鍋里的「豆漿」,慢慢的表面就會形成一層薄膜,那
最近看報紙雜誌都有不少文章介紹這家白木屋的豆腐料理,款色多變也貌似幾有趣:豆腐一向和美容護膚之類很有關係。恰好公司一班女同事打算約吃飯,就隨水推舟哄她們來試吃。提早兩天打電話去訂一張星期五晚的八人枱也成功,心中暗暗吃驚,這店這麼無人氣嗎! 一怕不好吃二怕太貴,戰戰兢兢了兩天,用餐當天感受卻是出奇的好。
除了豆腐料理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別的選擇,但既然是為豆腐而來,我們也就先一口氣點了四款以豆腐為主的食品。
* - - * 把不是豆腐的菜色分一分 * - - *
只吃豆腐那樣清清的可能會比較悶,我們就從菜單里選了一些味道比較濃厚的菜式來調和一下。白木屋的小食款色又多又吸引,大約是$58-$78上下,4人(大吃) -8人(輕嚐) 分都沒有問題。
最後要說的是,白木屋的點餐是用高科技技術的! 桌子旁邊有一個小電腦,客人可以自己按下想吃的,確認無誤之後按「下單」就可以等吃囉! 白木屋上菜的速度很快,所以時間不趕的話也建議大家分幾次下單,反正也是很方便嘛不是不?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