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7-06-21
117 views
和長輩吃飯,還是選中菜館比較合他們口胃。這晚想和媽媽吃好一點,來到中環的「中華匯館」,吃吃她喜歡的芋角大蝦、招牌蒸蟹鉗、清湯牛腩等,老人家好開心,感覺自己都好孝順,哈哈! 由中環地鐵站D2出口走三分鐘,就可以找到這間餐廳,十分方便;餐廳裝修傳統貴氣,餐具、擺設等也一絲不苟。 蜂巢鳳尾蝦 ($80) 媽媽最喜歡吃芋頭,前菜特別選了這款「蜂巢鳳尾蝦」,用芋角包住原隻大蝦。芋角炸得十分鬆化,大蝦新鮮,爽口彈牙,點少許甜辣汁來吃,特別惹味。 麻辣口水雞 ($90) 對於不太吃辣的我,這款口水雞的確有點刺激,但她辣得來香,雞肉嫰滑,叫我邊流鼻水邊不斷追吃。 冬瓜鮮蟹鉗 ($320)、脆米百花蟹鉗 ($160) 這裡的蟹鉗是名物,幾乎每枱都會點。餐牌上有兩種不同做法,我們都點了來試。 「冬瓜鮮蟹鉗」是蒸的,聽經理介紹,原來製法殊不簡單:先將冬瓜炸過,逼出水份,然後再加雞湯和鴨湯去蒸煮,很考功夫。經過複雜的步驟,瓜身不會像外邊吃到的「削」,瓜肉腍身入味;蟹肉方面,選用的是肉蟹,蒸得非常滑,啖啖肉的很好吃。 「脆米百花蟹鉗」則是完全不同的口感,用脆米包著蝦膠來炸,彈牙脆口,吃出米的香味,蟹肉
媽媽最喜歡吃芋頭,前菜特別選了這款「蜂巢鳳尾蝦」,用芋角包住原隻大蝦。芋角炸得十分鬆化,大蝦新鮮,爽口彈牙,點少許甜辣汁來吃,特別惹味。
對於不太吃辣的我,這款口水雞的確有點刺激,但她辣得來香,雞肉嫰滑,叫我邊流鼻水邊不斷追吃。
這裡的蟹鉗是名物,幾乎每枱都會點。餐牌上有兩種不同做法,我們都點了來試。
「冬瓜鮮蟹鉗」是蒸的,聽經理介紹,原來製法殊不簡單:先將冬瓜炸過,逼出水份,然後再加雞湯和鴨湯去蒸煮,很考功夫。經過複雜的步驟,瓜身不會像外邊吃到的「削」,瓜肉腍身入味;蟹肉方面,選用的是肉蟹,蒸得非常滑,啖啖肉的很好吃。
「脆米百花蟹鉗」則是完全不同的口感,用脆米包著蝦膠來炸,彈牙脆口,吃出米的香味,蟹肉鮮甜,吃時蟹汁還不斷的流淌下來。不同的烹調方法,但同樣好吃。
並非一般的清湯腩,而是採用了和牛去做這道菜,更顯矜貴。和牛非常腍身,肉味香濃,面頭加了一些蔥菜去吊味,我們都很喜歡,連清湯都完全幹掉!
三蔥包括京蔥、洋蔥、紅蔥,加以爆炒醬去炒黑豚肉,單聽做法已知道是如何惹味!黑豚肉腍身入味,味道微辣,三蔥鮮甜,用來送飯最好!
我最喜歡的是合桃酥,非常鬆化,而且吃到合桃粒,暖和暖和的,實在做得出色;鬈毛媽的最愛是馬拉糕,充滿蛋黃香,質感軟綿;而紅豆卷糍亦不容忽視,因為是用大大粒的日本十勝紅豆去做,有口感,大滿足!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