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0-01-20
87 views
在 OR 的第二個年頭了, 與家人、朋友、食友吃的每一餐, 有好吃有不好吃的, 都值得回味。但味道以外, 更重要的是, 我在飲食方面的眼界擴闊了不少, 這個食記, 就是記下一個追尋食物原味的神奇夜宴。也是惡男兄牽頭的局, 大班樓背後的故事, 事前已有所聞, 對於店主們對「原味」二字的堅持, 不惜工本, 不遠千里地去搜羅最新鮮優質的食材, 無添加的作法, 把已日漸從今時今日的食物中消失了的的自然鮮味美味, 帶給知音人。全店佈置帶點民初 (?) 古典美, 四周掛著相信是其中一位股東的油畫作品。搞手安排我們三圍食友坐在上層廂房, 地方簡潔雅致, 但樓下已歡聲四起, 想像得到是斛籌交錯的吧。來自台南的櫻花蝦 是送酒的小吃, 果然是佳品, 炒得乾身, 加了芫茜更惹味。食友陸續到達, 其中一道期待已久的招牌菜龍井菊花燻乳鴿 也上場了。鴿子的煙燻味可人, 連骨肉都有茶味, 只是花香隱沒在濃郁茶燻味了; 猶幸肉質嫩滑, 唯有當是茶燻鴨來吃也是不錯的。網油肉粿是原餐牌沒有的菜色, 據說是老闆天哥即日新加的菜色, 網油捲得結實, 豬腰還有少少筋和燥味, 網油這回事, 還是得龍比較耍家。酥炸獅頭魚配陳醋呢
也是惡男兄牽頭的局, 大班樓背後的故事, 事前已有所聞, 對於店主們對「原味」二字的堅持, 不惜工本, 不遠千里地去搜羅最新鮮優質的食材, 無添加的作法, 把已日漸從今時今日的食物中消失了的的自然鮮味美味, 帶給知音人。
全店佈置帶點民初 (?) 古典美, 四周掛著相信是其中一位股東的油畫作品。搞手安排我們三圍食友坐在上層廂房, 地方簡潔雅致, 但樓下已歡聲四起, 想像得到是斛籌交錯的吧。
來自台南的櫻花蝦 是送酒的小吃, 果然是佳品, 炒得乾身, 加了芫茜更惹味。
食友陸續到達, 其中一道期待已久的招牌菜龍井菊花燻乳鴿 也上場了。鴿子的煙燻味可人, 連骨肉都有茶味, 只是花香隱沒在濃郁茶燻味了; 猶幸肉質嫩滑, 唯有當是茶燻鴨來吃也是不錯的。
網油肉粿是原餐牌沒有的菜色, 據說是老闆天哥即日新加的菜色, 網油捲得結實, 豬腰還有少少筋和燥味, 網油這回事, 還是得龍比較耍家。
酥炸獅頭魚配陳醋呢, 呀呀呀, 又是一味省招牌作品, 魚在盤上轉了一圈, 轉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踪了, 謝謝鄰桌食友割愛我才可以一嚐。嘩, 魚炸得鬆脆得不得了, 真是化骨的, 整條都可以吃下! 陳醋據說加了魚露調的, 酸香合度, 也很出色。
滷水豬下巴配蜂巢豆腐應是店子的成名作, 賣點是夠哂刁鑽的豬下巴。店家支持本地農作, 用上譚強先生的標榜天然健康健味豬。豬下巴薄片爽脆, 滷水味很輕清, 反而孔洞多多的鬆軟蜂巢豆腐盡吸滷水精華加肉香, 比豬肉更美味呢。
金銀蒜蒸紐西蘭蟶子皇看來不是什麼特別稀奇珍味, 但蟶子非常大隻, 清理得極乾淨, 很鮮很爽口, 實屬難得; 這是食友莎莉的最愛, 我也很喜歡啊。
天麻川芎白芷燉龍躉頭。對於藥材湯大家是各有所好, 藥材味算輕手但其他材料就很鮮味。倒是吃湯渣時有意外驚喜, 就是超級鮮美香醇的豉油, 試過者皆雙眼放光, 直搶過了湯的風頭!
雞油花雕蒸大花蟹配陳村粉 是全晚的亮點。後來見惡男解說那些巨型花蟹的來歷後, 才知牠們真的不簡單呢。金黃色的花雕汁用上陳年靚花雕, 帶著芬芳的酒香和微微的甜香, 我們實在有口福了; 我雖怕拆蟹, 也吃了兩件; 蟹本身有點膏, 蟹肉爽身結實。陳村粉軟滑, 食友們認為樣子正宗, 是吸味的好材料, 索盡鮮美花雕汁的陳村粉給我們吃得一點不剩!
野生羊肚菌炆腐皮 是期待二號之名菜, 其傳奇之處, 是由大廚每天一早到深水埗樹記搜購頭手腐竹, 就是要取其最濃郁的豆味, 端見店家對每個細節的認真。腐竹壓成件裝, 其千層效果教人不得不讚嘆當中的心思, 和咱們中國人的智慧; 看呀一顆小小的黃豆, 竟可如忘千變萬化。菌類有羊肚菌、松茸和冬菇, 醬汁有濃濃菌香, 是不容錯過的小品, 單是吃其誠意也值得!
蔥蒜沙茶大蝦煲有點南洋風味, 香茅味重, 醬料乾身, 連當中的蔥蒜料都非常惹味, 只是蝦味給蓋過了啦。
押上店名的大班十八味雞, 我沒那麼高明吃到十八種味, 倒是吃出鹵水的香料味和淡淡的藥材味。(我覺得) 新穎的橫切法的雞是浸得剛剛好, 僅僅熟, 正好入味卻又保留滑滑的肉, 真的要給牠一個 ~ 勁!
梅乾菜南棗炆豬肉是加強版梅菜扣肉 (梅乾菜其實是什麼? ), 大大粒南棗提供甜味, 很好下飯的一味傳統美味, 當然要不怕肥才好點了。
到了單尾的三蝦炒飯 (即是蝦仁、蝦乾和蝦醬), 看樣子是炒的極乾爽, 但已太飽, 只能淺嚐兩口了。
同場加映銀杏白粥, 綿滑富米香, 正好清清味蕾, 迎戰甜點!
飯飽酒足, 盛宴當然未完, 但精美甜品們正在後台裝身中, 為免大家苦等, 主理人 Danny 和一眾風趣幽默的服務生們也為大家搞搞氣氛, 逗得眾人大樂!
千呼萬喚, 高潮再次掀起!
桂花杞子雪糕/薑汁雪糕也是令人眼前一亮之作, 近年興 fusion, 這個甜品也來湊興一下。雖然杞子有一兩粒苦苦的, 但無損總體滋味, 當然雪糕滑一點更好, 但現在的版本就更突顯其自家製特色。也試了兩口食友的薑汁雪糕, 辣度於我來說是小兒科, 但論幼滑又數它較佳。
生磨杏仁茶也來個西體中用, 以espresso 杯裝著, 成 shot 來飲, 夠哂豪爽; 由於極之濃稠 (還會像雙皮奶般起了層皮!), 小心滾熱燙喉。
席間主理人提到, 如此勞心勞力開店, 都是為了推廣原味精品, 究竟有多少人欣賞, 實難預料, 不過香港還有不少真心愛美食又懂吃的人, 我們不敢自封英雄, 但也真是抱著「識英雄重英雄」的心態, 去欣賞用心造的美饌, 尊重堅持理想的食界英雄!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