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7-04-23
2359 views
原本跟友人約定的家聚,因時間關係變成了「麻甩」飯局, 於是找來佐敦的「軍記」,那裡有港式小炒配合地道的用餐環境,當晚誓不「麻甩」不罷休! 「麻甩」當然離不開酒, 也不一定是啤酒。自攜半瓶威士忌、兩支白酒,還帶備私家杯同來,證明我們這幾個「麻甩」是非一般的「麻甩」也! 至於開瓶費,「軍記」收取二十大元ㄧ支,九時後入座可獲豁免,也算是合理! 椒鹽鮮魷 人未齊, 先要來ㄧ碟椒鹽鮮魷邊飮邊等! 椒鹽鮮魷的炸漿很特別,厚身、脆口的同時亦帶㸃乾硬,炸漿與鮮魷對比下,仿似在吃炸漿多於鮮魷,而椒鹽並不算不得惹味,唯有以威士忌搭夠! 炸豬手 喜歡炸豬手炸得半溶帶膠質的皮層,若然南乳味再提昇ㄧ點,便告精彩了! 風沙雞 記得 N 年前跟老公來過「軍記」,風沙雞是我最印象深刻的! 當晚的風沙雞的肉質保持嫩滑,味道濃厚,不失為「麻甩」的佐酒妙品,不過半脆半腍的雞皮,卻略與香脆尚差ㄧ線,有待改進! 椒鹽墨魚嘴 人到齊後進行第二回的㸃菜, 白酒又多來了一支。 佐酒的椒盬菜式換來了墨魚嘴,感覺炸漿没那麽乾硬,墨魚嘴香氣亦更易透出, 要比鮮魷出色多了! 小炒王 小炒王也是「麻甩」佐酒之熱選,當中的韮菜花、蝦乾、花生和菜
人未齊, 先要來ㄧ碟椒鹽鮮魷邊飮邊等!
椒鹽鮮魷的炸漿很特別,厚身、脆口的同時亦帶㸃乾硬,炸漿與鮮魷對比下,仿似在吃炸漿多於鮮魷,而椒鹽並不算不得惹味,唯有以威士忌搭夠!
喜歡炸豬手炸得半溶帶膠質的皮層,若然南乳味再提昇ㄧ點,便告精彩了!
記得 N 年前跟老公來過「軍記」,風沙雞是我最印象深刻的! 當晚的風沙雞的肉質保持嫩滑,味道濃厚,不失為「麻甩」的佐酒妙品,不過半脆半腍的雞皮,卻略與香脆尚差ㄧ線,有待改進!
人到齊後進行第二回的㸃菜, 白酒又多來了一支。
佐酒的椒盬菜式換來了墨魚嘴,感覺炸漿没那麽乾硬,墨魚嘴香氣亦更易透出, 要比鮮魷出色多了!
小炒王也是「麻甩」佐酒之熱選,當中的韮菜花、蝦乾、花生和菜甫等就是惹味的代表! 「軍記」的小炒王獲氣不強,味道偏向溫和,相信還可來得更惹味!
嚐過不少炸物與香口菜式後,要來了芥菜排骨湯降降火! 湯味比較人工化,還是芥菜更可取!
乳鴿好與壊,視乎廚師的廚技與安排,想不到它竟成為當晚我最欣賞的菜式。乳鴿皮脆帶香,鴿肉幼嫩多汁,不蘸淮鹽也覺美味!
再來的豉椒炒蜆,水準平平,至少對蜆隻新鮮度存疑,加上作為靈魂的豉汁,既不帶火喉,不滋味,感覺失色!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