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8-04-19
4 views
原來三天三夜戒澱粉來到最後一餐,本來買定和牛大安旨意在家煎,但臨時又要留堂,吃和牛的大計又泡湯。十時半才在公司走出來,有扒鋸的地方也關了門,想起這裡還有鐵板扒餐,如獲救星,快快來幫襯。時候不早,人客卻還很多,可幸一個客也較容易搵位。在幾款扒餐中,看見有個龍蝦帶子雞扒餐,幾有趣的,就要了一客,走湯走包走醬走沙律汁,加杯齋啡。沒有包也沒有湯,一開場就直接鋸扒。第一件事給龍蝦的樣子嚇了一跳,竟然比墊底的小棠菜還要細小,出道這麼多年,拿這樣迷你標緻的小龍蝦上檯奉客的,認真少見。望真一點餐牌,原來「龍蝦」前面還有「BB」,怪不得如此袖真。帶子也是細細粒的雪藏貨,沒有什麼吃頭,其實稱之為「BB帶子」也不為過。雞扒味道不錯,雖然是煎得略為油淋淋了一點。BB龍蝦殼多過肉,肉質很像龍蝦的,但當然份量是很少。以西式鐵板為名,墊底是用了小棠菜而非薯菜,貫徹「港式」精神。68蚊一個餐,連前菜及飲品又免加一,算是這樣子。不過當然,平時諗去那裡吃扒,不會想起來這裡。
時候不早,人客卻還很多,可幸一個客也較容易搵位。在幾款扒餐中,看見有個龍蝦帶子雞扒餐,幾有趣的,就要了一客,走湯走包走醬走沙律汁,加杯齋啡。
沒有包也沒有湯,一開場就直接鋸扒。第一件事給龍蝦的樣子嚇了一跳,竟然比墊底的小棠菜還要細小,出道這麼多年,拿這樣迷你標緻的小龍蝦上檯奉客的,認真少見。望真一點餐牌,原來「龍蝦」前面還有「BB」,怪不得如此袖真。帶子也是細細粒的雪藏貨,沒有什麼吃頭,其實稱之為「BB帶子」也不為過。雞扒味道不錯,雖然是煎得略為油淋淋了一點。BB龍蝦殼多過肉,肉質很像龍蝦的,但當然份量是很少。以西式鐵板為名,墊底是用了小棠菜而非薯菜,貫徹「港式」精神。
68蚊一個餐,連前菜及飲品又免加一,算是這樣子。
不過當然,平時諗去那裡吃扒,不會想起來這裡。
Post